8月23日,由贵州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琴声悠扬 祝福祖国”钢琴、小提琴大赛暨贵州音乐节正式落下帷幕。赛后,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两位嘉宾免费给人气选手黔东南从江县第三民族中学小提琴班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公益课。课上,嘉宾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悉心地给孩子们传经送宝,让这群来自苗乡侗寨的娃娃收获满满。
“上半弓用下臂,下半弓用上臂,中弓手背放平,手心朝外……”本次大赛评委、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顾应龙一边说着,一边用手里的小提琴给孩子们做示范。为了让这群山里娃能快速领悟到小提琴揉弦的要领,顾应龙还模拟蒸汽机的轰鸣声,用比喻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揉弦动作由大到小由慢到快,令琴音密而细细而松的整个过程。
“坚持每天练两次,每次三到五分钟。不出两个月,揉弦肯定有效果。”顾应龙把自己的“鱼肝油练习法”教给了孩子们,还特别叮嘱再过两个月他要来一一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顾应龙在音准方面给出建议,他希望孩子们能做到两个预先:手指预先瞄准,心里预先唱音。
“原来是这样!”听了顾应龙的讲解,小提琴班学生吴建春恍然大悟,以前自己练揉弦的时候老是把握不好音准,在这堂公益课上她的问题迎刃而解。
本次活动特约嘉宾、自由乐评撰稿人苏立华希望孩子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并在轻松愉快地状态下进行学习。课上,苏立华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
“小时候听到街上的汽车声、家里的关门声,我就会马上跑去拉琴,在弦上找这个音。”苏立华认为学音乐首先要训练好耳朵的听力,听到任何声音都要有时间和音准的感觉。苏立华还形容侗族是在唱歌的过程中学讲话,在跳舞的过程中学走路的民族,他感受到这群侗族孩子天生对音高、节奏都很敏感,希望孩子们能保持自己的天性,在音乐中学演奏,用演奏表达音乐,用音乐打动人心。
由于种种原因,苏立华已经近30年没再碰琴,而面对这群山里娃渴望的眼神,苏立华再次拿起小提琴,和孩子们交流持琴的整个练习。“持琴不那么累,关键是肩膀、脖子和左手轮流休息和放松。”虽然只要动作幅度稍微大一点,风湿关节炎就会引起疼痛,但苏立华丝毫不吝啬自己的所学。他为孩子们争取到的小提琴、松香等物资,很快就会送到学校,他希望能够帮助这群孩子继续小提琴梦。
课后,孩子们用一首深情的侗歌表达了对两位嘉宾的感谢。看着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孩子们的音乐老师刘晓洁感慨万千,她清楚地感受到小提琴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她和孩子们一样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她也特别希望将来孩子们能走向更多更精彩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