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开始前开启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贵州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查艳表示,贵州因为山多,率先建立了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针对重大自然灾害、紧急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提供急速的救援保障,保证生活在大山里的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央视直播截图)
查艳提到,去年3月,一位生活在毕节市威宁县金钟镇大营村的孕妇,在临产时候突发危机状况。“她的家距离市级医院还有170多公里,我们立即启用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仅用39分钟将孕妇送达手术室,保住了母女三人的生命。而这在过去从她的家乡到达市级医院需要花一天多的时间。”
对生命的救治,每提速一秒,就是一个胜利。查艳提及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据了解,贵州省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已组建完成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并配备了装备设备,挂牌成立了省市县三级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陆水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格局基本形成,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处置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贵州省采取的措施包括:成立省市县三级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按照“平急结合、资源整合”的原则,依托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的省紧急救援中心(省120急救中心)升级建成贵州省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依托9个市级急救中心成立市级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依托88个县级人民医院成立县级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建立省级紧急医学救援专家库,由95名专家组成省级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建成2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投入1735万元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成了由10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投入2944.91万元在省人民医院建成由16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家突发中毒事件移动处置中心(贵州)。完善5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投入1322.62万元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成53人组成的贵州省紧急医学救援队(遵义);投入1603.20万元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70人组成的贵州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2020年,省级追加投入352.20万元扩展国家突发中毒事件移动处置中心的紧急医学救援功能,加快建设由53人组成的贵州省紧急医学救援队(贵阳);投入1118.45万元,加快在省第二人民医院由30人组成的贵州省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建设;投入1984.98万元,加快在省第三人民医院由35人组成的贵州省化学中毒和核辐射救治中心建设。
自2019年开始建设以来,贵州已基本建成“响应指挥体系统一高效、医疗救治体系规范有序、社会动员体系协调联动、基础条件体系扎实完备”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挽回了不可估量的财产和生命损失,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