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罗甸:科技加持 助农业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1623324000
积分商场

装料、发动,然后缓缓下坡,不到10分钟,几百公斤重的肥料就到了施肥点上。6月8日,记者在罗甸县龙坪镇新民村郎当火龙果基地看到,用上现代化管理装置后的基地里工作效率比以往运用人工时提高了数倍之多。

“安装环绕轨道装运系统后,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管理员熊启源介绍道。这套系统在火龙果培肥季节省时省力,到了果子成熟后,果农同样可以将采摘好的火龙果通过轨道车运输入库。果子入库后进入流水线作业选果分级包装。 火龙果种植基地

从摘果到包装,以前十五六个人工劳动量,现在只需要三五个人就能完成。 大数据检测平台

水肥灌溉系统

不仅如此,在前期的管理上,基地还安装了土壤墒情监测、病虫监测、滴灌设施等现代化系统,实施个性化配比水肥灌溉等,实现火龙果优产高产。监测结果进入全县大数据平台实时共享。 

科技力量的加持,使罗甸县农业产业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三五”以来,罗甸县充分利用“天然温室”气候优势,调整结构,强化企业引领、干部带头、技术培训和产销对接,逐渐形成了以火龙果、柑橘、百香果、优质李等为重点的“特色水果集群”。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22.78万亩,年产量8.1万吨,年产值5.786亿元。 流水线作业选果分级包装罗甸特色农产品通过物流销往全国各地

日前,罗甸县委书记梁玉林深入乡镇调研时强调,要发挥资源优势,借助农业现代化推进罗甸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去冬今春,罗甸就高低海拔的粮食和农产品“两区”作出农业规划,推广“菜—稻—菜”“稻+”等高效种植模式,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贵阳市“菜篮子”“果盘子”的发展目标,以100亩以上坝子、25度以下连片坡耕地为重点,聚力抓单品、出特色、上规模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开展了辣椒套种甘蓝种植、菜玉米套种甘蓝种植、棚架种植百香果套种芹菜、棚架种植佛手瓜套种黄瓜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筛选引进了苦瓜、南瓜、黄瓜、瓠瓜、丝瓜、豇豆等适宜罗甸气候环境条件下种植,产量高、商品性状好、市场竞争力强的蔬菜新品种。逢亭镇祥脚村蔬菜种植基地 王友方 摄

与此同时,罗甸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订单农业”,狠抓百香果、柑橘、优质李等优势单品的提质扩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利益链,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走上了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班积辉

排版 刘佳鑫

编审 班方智

编辑

徐晨晰

责编

苏畅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