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人”,这个听起来像是出自科幻小说的名词,实则指的是一种医学上十分罕见的现象,即心脏、肝脏、脾脏、胆等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就像镜子中的成像一样,发生概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镜面人”虽然内脏全部错位,但只是位置发生变化,相互间的关系并未改变,生理功能与正常人相同,对健康与生活无太大影响。但是“镜面人”一旦就诊,因脏器位置变化,可能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近日,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就遇到了这样一例“镜面人”冠心病患者,经心内科主任唐峰博士精心准备、谨慎手术,成功为其植入支架,解决病痛。
张爷爷,因长期活动后胸闷、气促,且近10天症状明显加重,前往贵阳市二医心内科就诊。经过贵阳市二医心内科主任唐峰及其团队的综合诊断,张爷爷被确诊为罕见的“镜面人”并患有冠心病。进一步检查发现,张爷爷不仅心脏位置与常人相反,其肝脏、脾脏、胆等器官也均处于反位状态,这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手术团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手术挑战。由于“镜面人”的心脏位于右胸腔,其解剖结构和空间构象完全不同于常人,手术中的每一步操作都需反向进行,极大的考验了医生的临床应变能力和手术技巧。手术器械、操作习惯乃至手术思维都需进行彻底调整,仿佛“开倒车”般艰难。
唐峰表示:“平时我都是站在病人右侧做手术的,但这次要站在左侧进行手术。术中操作和平时习惯完全相反,要求术者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且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一旦搞错方向,损伤了心内重要结构,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唐峰团队进行了详尽的术前准备和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手术过程中,医生们站在常规手术的反向位置,即患者的左侧,高度集中注意力,以逆向思维引导手术操作,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经过团队紧密配合和唐峰博士的精湛技艺,手术最终成功完成,为患者植入了支架,有效缓解了病痛。
术后,张爷爷在心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恢复迅速。术后第五天,他便顺利出院,标志着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心脏介入诊疗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这不仅是医院成功完成的第二例“右位心”手术,也是医院在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唐峰博士借此机会提醒大家,若发现自己或家人有“右位心”等罕见情况,应及时就医并确诊具体类型,同时告知医生体内可能存在的其他内脏转位或心血管畸形情况。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有效避免误诊和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