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诗不可说丨草长莺飞二月天,春色正中分

动静原创撰文:孙秀华
171093996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今日春分,“分”字为“中分、均分”之意,这表明,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这样的说法,当然有些伤春、惜春,而从积极的热爱生活的方面去表述,美好的节气“春分”到了,那就是说还有另一半的美好春天将会陆续绽放在我们的面前……

而关于春分节气,大家还往往会有些不解和困惑。比如,既然叫“春分”,那这个节气又具体怎样把春天分成了平均的两半呢?乾隆皇帝《春分日作》诗云:

二月未旬日,三春已半分。

推迁迅如此,护惜亦徒云。

柳弱尘偏重,桃夭风转纷。

花期应过也,望泽重殷殷。

这首诗写于乾隆甲子年(公元1744年)农历二月初七日,故而首句说“二月未旬日”,意思是指农历二月还没有到初十日,而居然“三春”已经到了“半分”之时,也就是“春分”节气了。“三春”指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如果按照三春半分、均分理解,则“春分”节气应当固定在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之中间点的二月十五日,但实际上当然并不是这样。

为什么呢?

从二十四节气所本的“干支历”考察,其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即星空中北斗七星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故而“春分”实则是指从立春节气到立夏节气之间的“均分点”,这与混合了“月亮历法”“太阳历法”的“农历”是根本不可能日期对应一致的。所以,春分节气不在二月十五日是常态,比如今年春分就是在这农历的二月十一日。

那么,到底有没有恰好春分节气正好就是二月十五日呢?当然也是有的,乾隆皇帝就曾经遇到过,还写在诗里。乾隆《二月望日春分》诗曰:

东皇斡运似持衡,今岁春分分正平。

九十阳和均各半,短长昼夜恰相争。

网轩漏永宫莺唤,螭陛晴熏御柳荣。

最是陶甄资帝力,光天万物乐由庚。

“望,月满之名也。”题目里的这个“望日”即十五日。这首诗写于乾隆壬戌(公元1742年)二月十五日春分节气,这很是让乾隆感叹,“今岁春分分正平”,“九十阳和均各半,短长昼夜恰相争。”

而其实对于“春分实为立春到立夏之间的节气均分”这一点的理解,五代至宋初的徐铉比乾隆皇帝整得更明白。徐铉《春分日》诗曰: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徐铉本诗所写的“春分日”是在“仲春”二月初四日,他对于此时的“春色正中分”毫无疑问。徐铉曾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亲近重臣,诗歌里大致总有些花鸟多情、思妇凄婉。而这个第五句里的“燕飞犹个个”,其实还要与第七句里的“思妇高楼晚”对照来看。前人解释“燕飞犹个个”里的“个个”,认为是“一个又一个”,这其实说浅了,没有深入领会诗情。“个个”二字,首先很是形象生动,写起来便很有燕子飞翔的样貌;再加之与高楼上孤苦伶仃的思妇形象对比,其实这“个个”二字,正活画出这返巢的春燕双双对对、比翼双飞!因此,本诗的结句说“歌声不可闻”,其实在因为思妇感春惜逝,望郎郎不至,歌声太过悲伤,于是歌声不堪听,歌声不忍听。细读徐铉的这首《春分日》诗,伤春、思念情深背后,颔联里的“徘徊”与“断续”其实还明显流露出一种孤苦无依、寂寞飘零之感,这样的文字读来,当然就不仅仅是“为赋新词强说节气”,而是披露胸襟、坦诚情怀,更具打动读者心灵的直切力量。

而徐铉《春分日》诗里的“燕飞犹个个”一语,也指向春分节气的物候之一“玄鸟至”,一般认为,这“玄鸟”就是燕子。而春分三候是“玄鸟至”“雷乃发声”与“始电”,大致意思是说,春分节气,燕子飞来,此后,阴阳相薄,发声为雷,并会有雷声伴随着闪电。但汉乐府中就有“冬雷震震”的说法,冬天有雷雨也并不是特别罕见。所以,这个“雷乃发声”与“始电”作为春分节气的物候,并不意味着只有此时及之后才会出现闪电雷鸣、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但春分时节燕子会应时归来,翩然而至,古人是笃信不疑的。早在南北朝时,历仕南梁、西魏、北周的庾信便对之加以歌咏。庾信《燕歌行》有云:

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

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

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

其实,庾信这几句诗里的“物候”才正是美妙的早春景象,短短几句诗里他所历数便有燕子飞来,蚕种萌生,洛阳游丝百丈,黄河春冰解冻,桃花绽放,榆荚新开。虽然这些未必全都能跟“春分”绑定在一起,但毕竟第一句中这个“春分燕来”是十分明确的。

而古人认为,燕子是有灵性的,“春社来,秋社去。”那么,当春分节气撞车春社日时,这春燕便更为引人瞩目了。唐代权德舆《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诗云: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

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诗歌题目中的“社”指春社,春社历史悠久,据传在商朝、周代就由祭祀衍生为青年男女相会、相识、相恋、相爱的盛大节日。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恰好在春分前后。而此诗里的“社日双飞燕”一语,描绘的也是“燕飞犹个个”情景,春燕呢喃,双飞翩翩,丽日晴空,风软花香……自当也与这春社的情爱传统有关。权德舆生活的时代,有三个年头的春分节气都恰恰是在二月二十七日,分别为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以及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而从诗歌的内容推测,本诗写风光处处,诗酒花鸟,燕燕莺莺,又有“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为结,正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啊,确实仿佛颇有儿女情态,故而此诗当为权德舆青年时代的作品,或写于大历十四年,作者时年二十一岁。

把春分三候都写进诗里的,有敦煌文献《咏廿四气诗·咏春分二月中》:

二气莫交争,春分两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呵呵,诗里的“看电影”可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看电影”哦,而是指“始电”的物候,是说春分过后,往往会有雷雨,也常常可以看到闪电的光影。显而易见,全诗中可以找得到“玄鸟语”“雷声”和“电影”,这与“玄鸟至”“雷乃发声”和“始电”一一对应。

春分在日本、韩国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日本人认为春分是“春之彼岸”的中心日(春の彼岸の中日),早已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而此时往往樱花盛开,想必“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赏樱自当也是日本人的头等大事。春分在韩国称为“春分节”(춘분-Chunbun),扫墓祭祖之外,人们往往会游春踏青,还有涂抹五色油彩等习俗。

我们的春分风俗,当然最重要的是祭祀,而春分祭日是国家祭祀典礼,现北京的日坛即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圣地。据载,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春分,嘉靖帝朱厚璁由北天门步行至具服殿更衣,经神路进入日坛,亲自进行了祭祀。而民间的春分习俗还有扫墓祭祖、送春牛、春官说春、吃春菜、粘雀子嘴、踏青、放风筝等等,自然很是欢庆祥和、多姿多彩。

而就在这春分节气多姿多彩的习俗里,据说还有个很有挑战性的“竖鸡蛋”。与之相关,甚至网上还很流传有一首“唐代刘长卿”的《春分》诗: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但竖鸡蛋的日期其实除了春分说,也还有端午说、秋分说等等。其实竖鸡蛋这个活动倒是挺火的,饶有兴趣,喜闻乐见,国外也有人不断发起新挑战。而具体说回到这首“从来今日竖鸡子”的诗歌,则肯定不是“唐代刘长卿”的作品。因为诸如“阳阴两均”“桃花寒”“竖鸡子”“川上良人”等等,根本就不是唐朝人的话语,唐朝人留下的作品里,完全没有这些词语或词组。而且,古人的世界里,“良人”与“放纸鸢”是绝对不会搭界的,历代诗词歌赋里,放风筝的不是“儿童”就是妙龄女子,从来就没有任何人写过什么“良人放纸鸢”。想来,这样的诗篇,大约也算是某些文艺网民们的“互联网嘴替”吧。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看花诗思发,春色正中分,如此美好的春分时节里,让我们奋勇争先“上春山”,让那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来!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