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中国天眼”揭示球状星团脉冲星演化新路径

人民日报
1714690980
积分商场

我国科学家通过发展基于快速折叠算法的搜索方案,系统分析了“中国天眼”FAST公开观测数据,在球状星团M15中发现了两颗长周期脉冲星,揭示球状星团脉冲星演化新路径。该论文日前发表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据介绍,球状星团是一种受自引力束缚的高密度恒星集群,其演化年龄一般超过百亿年,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天体系统之一。球状星团中的恒星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存在着大量脉冲星,通过了解其性质,可获取球状星团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星族合成路径等信息。目前在银河系内41个球状星团中已发现的317颗脉冲星中,大多是自转周期在数十毫秒范围内的毫秒脉冲星,其中179颗处于双星系统。

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研究中心周登科博士、国家天文台王培副研究员等人在球状星团M15中发现了两颗长周期脉冲星,分别是自转周期约为1.9秒的M15K和自转周期约为3.9秒的M15L,其中M15L是目前球状星团中已知自转周期最长的脉冲星。

基于观测数据,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认为,M15K和M15L在早期可能处于双星系统中,并经历了短暂的吸积过程,随后就与其他天体相遇并被破坏了双星系统,从而导致失去伴星后的脉冲星逐渐演化成了长周期脉冲星。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说:“这一发现揭示了球状星团脉冲星的一种新的演化路径。FAST正在系统性地改变我们对于球状星团脉冲星的认识。”

论文的第一作者周登科博士表示,射电天文领域数据量巨大,处理起来非常耗时。本次研究利用智能计算技术,显著提高脉冲星的搜寻与证认速度,让研究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数据背后的物理图像中,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表示,由该成果可期望更多类似发现,我们最终有望填补球状星团中脉冲星族群的空白,这对于理解球状星团中脉冲星形成过程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飞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