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的新闻发布会上,68件流失英国的文物成功追索回国的曲折经历引起了媒体关注。这68件文物属于1995年被贩运到英国的中国文物的一部分。这批文物被英国警方查获后,中方通过执法合作、民事诉讼、协商谈判等方式不断追索,1998年已有3000余件文物回到了中国。这68件文物的追索,却花了整整25年。其间波折和艰辛,令人感叹。
部分此次归还文物。来源:国家文物局
这批文物25年的归国之路,充满了反复和曲折,总体上反映了国际社会打击文物走私从分歧走向共识的过程。“1970年公约”明确规定:缔约国承认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非法转让是造成这类财产的原主国文化遗产枯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承认国际合作是保护各国文化财产免遭由此产生的各种危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尽管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文物非法交易得到了公约的确认,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依然是分歧不断、波诡云谲。尤其一些文物非法交易活动频发的国家,其践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热烈。公约规定的“尊重本国及其他所有国家的文化遗产的道义责任”,从纸上走到具体执法合作实践,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拒绝归还原有国文物,不仅存在于西方国家民间文物走私者,一些国家的国立博物馆同样罔顾正义。其实,非法文物交易之所以屡禁不绝,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缔约国在责任履行上的不作为。但在不断的博弈和交涉中,文物属于原有国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日渐得到正义人士的声援。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归国,就是斗争协商、弥合分歧、达成共识的结果。
对于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来说,文物流失海外是国家和民族之痛。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是中国大量珍贵文物流失的罪魁祸首。因此,让文物回家这样的心愿,包含着深沉的民族感情。在海外看到来自中国的文物,堂而皇之地展出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国人的痛感往往不能自抑。因为,这些流落他乡的文物,是中华民族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的物证。前一段时间,国家文物局正式回应了人大代表关于重建圆明园的建议,认为不宜重建,得到了网友们一边倒的认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文物背后的民族情感。正如国家文物局在答复所说:“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即使“1970年公约”走过了50年,因列强掠夺而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依然还被大量非法占有。海外文物还乡,依然长路漫漫。
唐代七星盘。 来源:国家文物局
这些历经千辛万苦归国的文物,其作为特定历史时期文化载体的价值是巨大的,但这些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文物所凝结的民族感情,同样弥足珍贵。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以及国际合作的强化,将会有更多的文物回到中国,如何善管善用这些文物,也将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采取先进的科技手段保护好这些国宝,自是毋庸讳言。让这些归国的文物走向公众,让这些记录了中华民族辉煌与磨难的物证成为公众的文化记忆,同样不可或缺。因为,这些文物能让国人穿越历史的时空,对文化源流不断追溯与自省,从中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凝聚起广泛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这样的自觉与自信,无疑会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给民族复兴带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