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处暑已过,午后的阳光仍如熔金般倾泻。水泥路面蒸腾着扭曲的热浪,狗尾草蜷缩成焦黄的毛球,连梧桐都耷拉着翠绿的叶片,唯有那一簇簇彼岸花,在绿化带里烧得正烈。
彼岸花细长的花瓣翻卷如龙爪,数十根顶着黄色花蕊的金色花丝从花心迸射,在风中颤成一片恍惚的光晕。没有香气的诱惑,没有蜜露的馈赠,这般浓艳竟成了天地间最孤独的盛宴。偶有凤蝶途经,翅尖掠过绯红的花焰,却并不驻足,这热闹原与众生无关。
日本人唤之曼珠沙华,中国人称其石蒜,还有老鸦蒜、龙爪花、蟑螂花、两生花、幽灵花、舍子花等别称。或多或少描述了它的形态和习性,亦或是赋予一些神秘色彩。植物志记载其鳞茎含有石蒜碱、伪石蒜碱、多花水仙碱、力可拉敏、加兰他敏等十多种生物碱,应该有毒。但石蒜碱具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为治疗小儿麻痹症的要药。制成药后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肾炎水肿、毒蛇咬伤等。生物钟刻着花开叶落的永恒错位,倒成了爱恨兼俱的精神承载。
当深秋花朵凋零成泥,细长的叶片才从地底探出,如同舞动的一把把短剑,直指向天。像是有意要接受冬的考验,决定在霜雪中坚持青翠,在凋零的季节回馈人间一整冬的生命气息。只可惜这样勇敢的生命,却因为花叶永不相逢的特性,成了黄泉引路花的传说注脚。人们说此花盛放于坟茔畔,是阴阳两界的烽火台。当然也成了爱而不得的隐喻,成了有情人难成眷属时的寄托。那么问题来了,彼岸花分布范围在哪里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在有人有意识回避时,我看见的却是另一种倔强。明知不被世俗祝福,偏要选在万物开始凋敝的初秋盛放;明知昆虫不愿亲近,仍将色彩燃烧到极致;纵使被冠以不祥之名,照样年复一年破土而出;没有人会为它施肥或帮它打理,却坚持着生命的延续。那花瓣上蜿蜒的纹路,何尝不是生命与时间博弈的轨迹?
老人避之不及的“幽灵之花”,在孩童眼中不过是秋日里最明艳的惊叹号。文化符号终是人心投射的影,而植物只是遵循着最古老的契约:开花时倾尽所有,长叶时全力以赴。每一株彼岸花都在进行两场完美的独舞,春分展绿不见花,秋分绽红不见叶,彼此错过却又彼此相依。
夕阳西斜时,这些赤绸般的花盏更显妖异。光从半透明的花瓣间穿过,在地面投下蛛网般的影纹。忽然懂得古人为何将其植于墓园:这决绝的美丽本就蕴含顿悟,绚烂与寂灭相生,逝去与新生互文。花开叶落终不见,反倒成就了彼此最完整的模样,最彻底的展现。
暮风起处,万千花丝同时摇曳,似在回应天地的叩问。仿佛听到佛语回荡耳际:“大喜不若大悲,铭记不如忘记,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清?”我举起手机想要留存这份灼热,镜头却始终捕不住那灵魂般的红点。或许有些美注定只宜当面馈赠,不寄托祥瑞,不依附诗意,只是纯粹地、坦荡地作为自己存在。
转身时惊见几只蚂蚁正沿花茎攀爬,原来终究有生命愿赴这场无香的约会。草木自有其道,又何须人类赋予吉凶?
关于彼岸花,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有药用价值
植物志记载彼岸花的鳞茎含有石蒜碱、伪石蒜碱、多花水仙碱、力可拉敏、加兰他敏等十多种生物碱,应该有毒。但石蒜碱具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为治疗小儿麻痹症的要药。制成药后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肾炎水肿、毒蛇咬伤等。
花瓣翻卷如龙爪
彼岸花细长的花瓣翻卷如龙爪,数十根顶着黄色花蕊的金色花丝从花心迸射,在风中颤成一片恍惚的光晕。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彼岸花野生于阴湿山坡和溪沟边,庭院也栽培。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日本也有。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