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科技馆坐落在贵州省贵阳市瑞金南路48号,是集展览、培训、实验、影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场所,是进行科普宣传、开展科技教育的新型教学基地,是一座综合性、现代化、具有地方特色的省级科技馆。
科技馆的主题展览共分为四大展区:“科技改变生活”展区、“智慧创造美好”展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创造美好”展区,“科技创造美好”展区。内容涵盖了航天航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内容。每一个展区都以科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通过具体的展品和科学实验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观众感受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贵州科技馆作为全省唯一一座现代化、综合性的省级科技馆,建成开放以来,持续改进提升科技馆主阵地科普能力和品质,不断扩大科普影响力、吸引力,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实现公众服务全免费。开馆17年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共服务公众达1200余万人次,其中常设展厅接待观众近700万人次。据统计,开馆以来流动科技馆、科普大蓬车行程约10万公里、服务公众400余万人次,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普讲堂等服务公众近100万人次。截至2022年,中央资助及自建农村中学科技馆达102所(贵州科技馆筹资建设25所)实现全省65个贫困县全覆盖,是全国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数量最多的省份。
今年以来,在省科协党组的领导下,贵州科技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从小“切口”里,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技文化生活的高质量需求,在为民服务上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积极彰显新时代科技馆人的担当作为。
针对贵州山多地少、科普资源散的困境,着力构建共享体系,推动科普资源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流动、共享。一是发挥“三驾马车”联动作用。流动科技馆在全省尚未建设科技馆或实体科技馆无法覆盖的县(市)进行巡展,全年,中国流动科技馆完成贵州巡展19站。全省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102所,场馆运行良好,全年参观人数达到10万余人次。科普大篷车活动覆盖全省9个市(州),巡展活动18站,行驶里程近万公里,受益3万余人次。“三驾马车”科普轨迹站点相连、点线接续,成为山区亮丽的科普风景线。二是夯实资源共享能力基础。统筹全省科技辅导员、竞赛教练员、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技教师、科普大篷车管理人员等培训,受训人次达1万余名。加快成立贵州省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为全省科普场馆在战略规划、资源调配、科学评估等方面提供抓手和平台,着力提升全省科普场馆规模效益、服务能力和集群效应。三是充分调动发挥社会科普力量。有效组织和管理科普志愿者,全年通过志愿贵州和高校组织社会各界参加科普志愿服务。
贵州科技馆在全省科普工作的最前线坚持攥指成拳,强化工作合力,突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省、市、县(区)及科技馆的工作计划,制定年度科普宣传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科普宣传工作力度。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助推贵州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来源: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