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悠扬
嘉 宾:袁章奎 教育硕士,中学心理学正高级教师,贵阳一中专职心理与生涯教师、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
这个夏天,第一届“00后”大学生开启了职业生涯。疫情之后求职不易,对于22岁的他们来说,面临的人际关系挑战并不比考研轻松。
刚入职一个月的贝贝给《爱聆听》留言:因为家里突发的几件事不得不向老板请假:一件是家里亲戚生小孩临产需要帮忙;一件是学校毕业事宜需返校处理;还有一件是陪伴自己多年的小猫重病去世。一个月内请假三次被领导贴了标签“公事私事无界线”“工作不走心”。职员在职场请假与学生在学校请假有哪些异同?
袁章奎:相同的一面,两种请假都需要暂时放下自己目前承担的任务,都会对单位或者团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还可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好的示范,甚至在团队里形成有事就请假的风气,不利于自身和团队的发展,给管理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同的一面,学生请假落下的功课自己找时间补上就行,后果可以一人承担,但职员请假落下的工作需要同事补位,意味着别人多承担一份工作,后果要团队一起承担。在职场请假太过于频繁,将失去更多培训与升职的机会,甚至可能直接被开除掉,但学生请假一般都会得到老师或学校的理解,一般不至于把你开除。
悠扬:学生初入职场,在心理上要做好哪些准备?
袁章奎:因为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首先,了解所在团队的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工作纪律要求等。在此过程中,要避免“踩坑”就得多向团队的前辈请教,前辈能在职场占据重要位置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团队人事关系,老板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事的风格都是推进工作的助力器,前辈指点得多意味着你的人际关系就越好!要保持多像前辈学习的心态,遇到问题积极面对,不逃避、不甩锅、多思考、积极回应。
悠扬:如果贝贝这三件事都必须请假,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应该如何向老板请假?假如袁老师是老板,您接受什么情况下的请假?
袁章奎:从贝贝这三件事来看,我认为有些事情可以请假,有些事情要推一推,利用工作之余去处理会更好或者变通思路,换其他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请假来面对。疫情之下工作不易,工作是我们一切生活的基本盘,尤其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更要引起重视。
请假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撒谎请假,老板会对你的人品大打折扣,这是难以挽回和改变的。
二是根据团队制度请假。不是非你不可的事不请假,如果对你来说工作第一,你会有能力和办法去处理好其它事务,尽量利用休息时间处理工作之外的事。
三是安排好工作再去请假。加班完成分内工作再请假或协调好帮你完成工作的同事再请假。找老板请假先说事由,再说请假期间工作解决办法,最后征求老板意见。
技巧方面就是看看一天之中老板什么时候心情比较舒畅。如果你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都不错的话,请几天假问题不大。
悠扬:贝贝到底有没有机会扭转局面?
袁章奎:贝贝要分清楚哪一部分是你能做的,哪一部分是你不能把控的。老板是否会撕下标签是老板的事,你不必去焦虑,今后怎么做事才是你能做的,才是你应该思考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做好时间规划,上班时间认真工作,把精力放到工作上来。
第二,发挥专业特长,尽量做到岗位上有你不同、非你不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第三,团队协作从每一次倾听开始,全力以赴的做好与同事、老板的沟通工作。领导已经对你印象深刻,这不一定是坏事,化解危机看的是你的本事。
我们缺乏对自己全面的认知才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当你真正强大的时候,别人的评价就没那么重要了。
《爱聆听》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的一档心理疗愈互动节目。播音指导、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提名奖获得者、贵州综合广播节目主持人悠扬担任节目主持,中宣部“时代楷模”获得者、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心理咨询老师、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的盲人女教师刘芳担纲嘉宾主持人。
节目关注亲子关系、两性关系、职场竞争中的自我成长等听众、网友咨询的热点问题,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及受众的热烈追捧。节目通过两种方式互动,每周五13:05——13:50,听众通过直播热线0851—85986946参与节目,关注“爱聆听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搜索“爱聆听工作室”拼音首字母也可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