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单耳夹砂红陶罐
这件黔西南东汉单耳夹砂红陶罐,造型小巧而别致。单耳设计是其显著特征,耳的存在既方便了人们拿取陶罐,又增添了造型上的独特性与平衡感。陶罐的口沿部分有一定弧度,线条流畅自然,与圆鼓的腹部相呼应,整体呈现出一种古朴而灵动的形态 ,体现了东汉时期制陶工艺在实用基础上对造型美感的追求。
该文物采用夹砂红陶材质,在陶土中加入砂粒,这一做法增强了陶坯的耐高温性能和韧性,使其在烧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开裂,更适合日常使用。制作工艺上,应是通过手工捏制或泥条盘筑成型,表面虽略显粗糙,有斑驳的痕迹,但却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制作工艺水平,每一处磨损和色泽变化都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展现出手工制作的质朴质感。
作为东汉时期黔西南地区的文物,它承载着当地当时的文化信息。从用途推测,可能用于盛放液体或小型物件,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它也是研究黔西南地区东汉时期制陶技术、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见证了当地古代文明的发展,为探究该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互动提供了线索 ,是连接古代与现代的珍贵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