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安龙“大夫第”,人才辈出的景氏家族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74109302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征南,开启贵州建省600年历史。江南应天府上元县清水沟人(今南京市江宁区)景双鼎,从一品光禄大夫兼都督同知,骁勇善战,是朱元璋征伐云贵元军的主将。墓志铭给予其最高评价:“云贵之屯卫,至此起矣。”景双鼎“卒于(兴义)黄坪,子孙遂家焉。”长子景伏一世袭屯兵黄坪营,今天兴义还有个地名叫景家屯。次子景伏二驻守南笼,即安龙景氏家族的缘起。

安龙老城有条景家巷,景家巷有座景家大院,据安龙作家傅汝吉《荷城旧事》记载,门头悬挂黑底鎏金大匾,上书“大夫第”三个颜体大字,彰显这里不是一般平民之草庐。院内还悬挂一匾,上书“世袭云骑尉”,可谓文武兼济。清雍正元年(1723),景增中武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景瑄中武举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景襄中武举人。乾隆时期,景氏一门还出了拔贡生景霨和岁贡生景明。

“大夫第”匾额 安龙博物馆藏

嘉庆二年(1797)南笼起义,景家涌现一些英雄人物。景仰,字维德,“性至孝”,父亡后,景仰外出“五日,必归省母”。府城被围时,“逆苗以火枪击之,铅子近顶而飞去”,没有伤到景仰,“时人以为孝感”。景仰有二子,长子景乐春,次子景茂春,岁贡生。有孙景其全,道光丙午(1846)举人。景鸿春,字渐磐,监生。南笼起义时,其“负母逃”数百里,至“粤西”,可谓尽孝典范。最动人的故事,来自安龙坡脚下捧寨教书的生员景霙,与安龙桑家“离经叛道”的军师桑鸿升不同,景霙同样拟被苗“诱为军师”,苗曰:“先生从我,我以苗军数万奉先生,何忧于华衣美食。不然,血溅先生颈矣!”景霙怒骂,“夺苗刀自刎,苗断其头示众”。此外,为保卫府城安龙,景家“出粟饷兵者”有武生景泰飏。“督率义勇者”有贡生景震和景雯,二人“平仓毂,食壮士,令守城”,劳苦功高。

景震,字乘刚,号享来。景雯,字成章。二人双胞孪生 ,“貌无少别,出入必偕”,史称“二景先生”。南笼起义平定后,总督勒保“欲上其功”,举景震任锦屏训导,举景雯任玉屏训导,但兄弟二人“力持止之,皆未之官”。景震卒于嘉庆十七年(1812),景雯卒于嘉庆十六年(1811),谓“命同兆葬”。道光时期两江总督林则徐赋诗赞曰:“黔中山水秀,郊薮游麒麟,我见云台族,笃此双孪生”。

“二景先生”之父景殿飏,字扶云,乾隆癸酉(1753)拔贡,官居湄潭、贵筑两县七品县学教谕。尽管级别不高,但景殿飏“读破万卷,而止于选士。才非百里,而曲于学博”,并且虽为“儒者”,然“擅弓马,有拳勇,可敌数十人”。故死后被皇帝拔高,诰封一品“荣禄大夫”,夫人袁氏亦为“一品夫人”。此外,作为安龙文武兼济的大家族,景殿飏兄景泰飏,为嘉庆武生。弟景廷飏,为嘉庆岁贡生。

“二景先生”之景震有二子。长子景寿春(1790-1850),字芥庵,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历任苏州督粮同知、丹徒知县、长洲知县、通州知州、徐州知府。次子景尧春,道光二年(1822)乡试副榜,官至云南顺宁知县。景震有四个孙子能找到记载。一为景其淦,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官居江苏荆溪知县。二为景其澍,官至贵州黄平州学正。三为景其濬(1826-1876),字哲生,号剑泉。道光己酉(1849)举人,咸丰壬子(1852)恩科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浙江乡试副考官、顺天府乡试考官、陕甘学政、河南学政、安徽学政等。四为景其沅,字湘泉,咸丰举人,官至四川酉阳知州。景其沅之子景方昶,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湖南辰州知府。“二景先生”之景雯也有二子,景冠春和景馥春,有孙景其杰,皆为生员秀才。

景家人才辈出,仅咸丰《兴义府志》分辑撰稿,就有时任翰林院编修景其濬,江苏荆溪知县景其淦,云南顺宁知县景尧春,贵州黄平州学正景其澍,道光丙午(1846)举人景其全,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生景其泽,共6人上榜。此外,还有道光岁贡生景遇春和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生景灵春协修。另外,和其他大户一样,安龙景氏家族在嘉庆南笼起义和咸同白旗起义期间,遭遇大量减员损失,如嘉庆殒命的景辉梅、景辉林、景应章、景应敖、景胜龙、景凤仪、景纯隆、景士泽等,又如咸同殒命的景其澍、景其溥、景其纲、景其治、景如春、景生春、景方灿等,名单难以计数,但对研究景氏的族谱字辈颇有帮助。

景方鉴招堤半山亭题联拓片 黔西南州博物馆藏

安龙景氏家族纵跨明清,但留下的实物并不多见。景方鉴(1854-1929),字镜湖,宣统举人,时兴办的“景氏塾馆”颇有声誉。作为清末重建招堤张之洞半山亭首倡者,其在前檐题有一联,云:“天然画图,是谁着意为者;绝好景致,到此切莫负他。”同在“景氏塾馆”教学的族人、岁贡生景召培,亦有撰联,云:“漫许出人头,到得东山鲁已小;会当凌绝顶,纔知北斗仰弥高。”但与这个士大夫家族最贴切的实物,来源安龙博物馆馆藏“大夫第”匾额,宽211.5厘米,高65厘米,无论此匾是不是景家大院的原物,寓意都是吻合的。

景召培招堤半山亭撰联拓片 黔西南州博物馆藏

编辑

张僡

责编

陆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