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德旺土家族苗族乡茶寨村,有一片被当地人称为“江口精品粮仓”的千亩坝区。这里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海拔500至800米之间的肥沃土地、洁净山泉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优质大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茶寨贡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公元1094年,当地土酋将这里出产的大米进贡给宋哲宗品尝后龙颜大悦,“唯尔贵山(今梵净山),灵山圣水之地,必产圣物”,随即将茶寨大米下诏为“贡米”,从此“茶寨贡”的美名流传至今。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贡米的优良品质,也赋予了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种植过程中,茶寨村民坚持传统农耕方式。他们精选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质稻种,采用150余天的生长周期,比普通大米多出40至60天。收获后的稻谷经过天然阳光晾晒,加工时严格遵循一级大米标准,无抛光不打蜡不添加任何人工成分。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造就了茶寨贡米独特的品质:米粒细长透亮,蒸煮后口感软糯有嚼劲,冷却后不易变硬,带有自然的甘甜和米香。
2023年,茶寨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铜仁地区首件粮油类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茶寨村1300余亩水稻田采用“党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从种植到加工全程把控质量,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带动村民增收超130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5年,茶寨贡米获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特色名片、金字招牌。
当前正值盛夏时节,茶寨村的千亩稻田一片生机盎然,随着收获季的临近,茶寨村已开始着手准备2025年“茶寨贡米”上新各项事宜,预计在2025年中秋节前能够上市。
作者:滕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