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走进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兴义,寻访大明遗风

1756173112

为何那么多人都惊叹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明朝时,从江南水乡、中原腹地来的屯军后裔,在这里开启了什么样的文化新风尚?都说兴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兴义究竟走出了哪些名人大咖?今天我们走进兴义,一起行走万峰林,结识兴义人。

鲁屯是兴义明清军屯文化的重镇,这里的地势平坦,沃土深厚,是明朝洪武年间普安卫右千户所的驻地。让鲁屯人最自豪的是,修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用来表彰 “忠孝仁义” 的三座石牌坊。

600多年前,明朝屯兵在这里留下的后裔,至今仍然热衷威震雄风的围鼓表演。

“这个‘围鼓’代表的就是出征,战鼓就是鼓舞气势的意思。”鲁屯围鼓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洪亮介绍道。

喀斯特地貌奇峰林立,它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贵州,是东亚喀斯特强烈发育地区的中心。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可以说是位于中心的C位。这里不仅有深藏在地下的古生物化石,还是三叠纪时代贵州龙古生物化石的发掘地。古生物和人类在这里活动的历史,漫长久远。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兴义也容纳了丰富多样的美食。兴义人津津乐道的有刷把头、羊肉粉、鸡肉汤圆、饵块粑等等。

永康堡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二年,经过主人刘氏家族四代人不断续建,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面积居全国同类建筑之首。西南地区有很多寨堡类建筑,曾经承担着重要的防御功能。兴义永康堡是西南防御性建筑的典型案例,也是明朝卫所屯堡 “守卫、防御” 思想在建筑上直观的展现和传承发展。

兴义,走出过很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人物。明朝将领景双鼎领兵在兴义屯田,“景家屯” 由此得名。晚清洋务重臣张之洞,少年时随其父张瑛在这里生活,与兴义结下深厚渊源。永康堡的主人刘显世,曾经参加讨袁护国运动;王伯群、王文华,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兴义人。

“我们家谱上记载,我们安平吴氏家族是明朝时候来这里的。因为我一直关心家族事务,参与宗祠维护管理。2021年,大家把我推选为族长。每年清明节,我都要组织祭祖仪式,敬告祖先,我们一直在遵守祖训,传承家风。”兴义市平寨村寨老吴应贤说。

“我们是明朝屯军移民的后裔,在这里生活了600多年,我们也早就入乡随俗了。就像八音坐唱,多种乐器共鸣合奏才更精彩动听,大家相互学习才会共同进步。我在参与八音坐唱表演的同时,也制作乐器,还经常去学校开展八音坐唱的教学。”八音乐器勒尤制作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宣积。

“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曲艺说唱艺术,这个就是勒尤,它是我们布依族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宣积说。

600多年来,明朝时来到这里的屯兵后裔,与兄弟民族一起创造了多彩的文化。这个动听的旋律和悠扬的曲调,已经成为民族共建共享的文化瑰宝。

在兴义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宽阔壮美的万峰林,与碧波荡漾的万峰湖相依相映,绘成绝美的山水画卷;深藏于地下的古生物化石,悄然揭开三叠纪的神秘面纱,诉说着远古的沧桑变迁。

山高人为峰,地灵人亦杰。兴义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风云人物的壮志豪情。他们在这里书写了家国历史的重要篇章,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记者

范洋

编辑

范洋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