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到700万亩,排名全国第一,茶产量36.2万吨。茶产业已成长为贵州农业第一大产业,茶叶也是“黔货出山”重要的农产品。那么,贵州茶究竟卖到了哪儿?通过货运平台满帮的大数据分析,我们来一看究竟。
贵州绿茶“金三角”茶叶出港量占全省83%
近年来,以遵义、黔南、铜仁为核心的山区正在成为中国绿茶“金三角”。从贵州茶叶出港城市也可发现,2018年,“金三角”茶叶出港量占到贵州茶叶总出港量的83%。
2018年贵州城市茶叶出港占比
其中,遵义湄潭、凤冈、余庆等县都是茶园面积达数十万亩的产茶大县,遵义占据了贵州茶叶出港量的“半壁江山”;而都匀毛尖所在的黔南州排名茶叶出港第二位;作为后起之秀的铜仁也为“黔茶出山”贡献不小。
贵州茶叶都卖去哪儿了
满帮数据显示,贵州茶叶主要运往浙江、湖南、广西、四川等省份,目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区域。
贵州省内运输的茶叶占比只有20%,运出量远大于运入量,说明贵州茶叶更多是卖到了省外。
西藏上榜贵州茶叶目的地前十省份,茶叶作为西藏饮食“四宝”之一,加之地缘因素,四川、云南、贵州自然就成了西藏茶叶的主要来源地。贵州也是仅次于四川,供给西藏茶叶的第二大省份,大约供给了西藏18%的茶叶需求。
遵义茶叶输出占贵州半壁江山,都去哪儿了?
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茶产业成为贵州重点打造的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遵义是贵州省经济总量仅次于省会贵阳的第二大经济体,农业生产是贵州省最发达的地区,在茶叶输出上也独占鳌头,占了半壁江山,但遵义的茶叶都去哪儿了?从满帮数据可发现,遵义茶叶出港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布省份广泛,包括云南、浙江、四川、湖南、西藏、河南、福建、江苏等省份,且无一贵州城市,说明遵义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应是不错,受到了外省茶叶需求城市的广泛认可。
从出港排名靠前城市来看,距离较近的广西南宁是遵义茶叶第一大出港城市,其次为浙江绍兴、四川雅安。遵义茶叶主要运往华东、华中及西南区域。
贵州茶叶输出第二的黔南,出港情况如何?
黔南地处云贵高原东南斜坡,苗岭山脉南侧,是我国重要的茶树演化中心之一。黔南作为贵州茶叶出港量排名第二的城市,从平台数据可看到,黔南前十大出港城市中,贵州占了3席,占比28%,而浙江稳住2席,占比17%。
贵州铜仁是黔南第一大出港城市,占到了出港总量的14%,其次为浙江绍兴占比10%,除本地外,黔南茶叶更多运往了东中部城市。
谁的茶叶卖得远?安徽、四川、湖北排名靠前
茶叶出港量前十的省份中,安徽、四川、湖北、江西、贵州本省运入本省的茶叶是占比最少的五省,也就是说这五个产茶大省更多茶叶是卖到了外省,卖得更远了。但这五大省份都是运出多吗?
从出港/进港茶叶货运量比值发现,四川、湖北、贵州、云南运出量远大于运入,即这四个省份是国内茶叶原材料的主要供给省份。像安徽、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广西这类本省产茶多,但还需要大量茶叶运入的省份,说明其本省茶叶需求较大或深加工能力强或者出口较多。通过叠加图中两侧数据总结来看,四川、湖北、贵州三省特点显著,不仅运出多且运到本省的占比低,说明其茶叶大量供给了省外城市。
贵州进港茶叶一半来自本省
贵州本身是产茶大省,从数据来看,贵州入港茶叶50%就来自本省,其余也是来自临近的四川和云南,其他省份茶叶运入贵州占比较小。
西南茶叶运量大 出入港前十无北方省份
西南茶叶运量大 出入港前十无北方省份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运输量上,茶叶出港前十位中没有一个北方省份,可见产地与运输出发地基本一致。云贵川作为全国茶园面积较大的三个省份,拿下了出港Top5中的三席,华东的江西、安徽、福建,华中的湖北、湖南,华南的广西、广东进入出港前十。
全国茶叶出入港排名前十省份
进港前十省份中,除浙江外,其余均为出港排名靠前省份,说明了茶叶出产大省通常也是茶叶消耗大省。而进港排名第一的云南,是连接东南亚和内地的交通重镇,从云南出入港城市来看,临沧、西双版纳、普洱、德宏等茶叶运输重点城市均与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毗邻。
春茶3月井喷,4月货量登顶
经历了整个冬天的蓄积,3月迎来了新的一年首个茶叶采摘期。满帮平台数据显示,3月茶叶货运量环比增速达117%,呈井喷之势,是全年茶叶货运爆发力最强的一个月,加之明前茶茶期短、价格高,也进一步促进了市场供应。
“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是把草”,4月雨前茶虽赶不上明前茶的价,但全年来看仍有价格优势。4月茶叶货运量继续以47%的速度增长,增速全年第二,助推春茶达到货运量高峰,5月茶叶货量开始下行。
注:以清明(4.5前后)、谷雨(4.20前后)、立夏(5.6前后)为节点,春茶又分为明前茶、雨前茶、立夏茶
春茶运量略逊秋,夏茶供需不对称
春茶因采茶期短,产量少,自古便有“一两春茶一两金”的说法,但春茶运输量也少吗?数据显示,3-5月春茶货运量约占8-10月秋茶货运量的88%,差距远不如想象中来得明显。整体上,春茶(3~5月)货运量约占全年茶叶货运量的29%。
夏茶生长迅猛,因此有数据显示,5月中旬到8月下旬夏茶的产量占到全年产量的60%,而从运输量看,夏茶远没有如此大的能量。6-7月夏茶运输量占全年的比例约17.4%,放宽到5月中旬至8月下旬,运输量占比约36%左右,60%的产量较之36%的运输量,两者差距明显,市场对夏茶的需求可见一斑。
“要好喝,秋白露”,秋茶不仅好喝,产量也大。数据显示,秋茶(8~10月)货运量较春茶高4个百分点,运输量约占全年运输量的33%。伴随着秋茶上市,茶叶则迎来了全年运输旺季,9月茶叶货运量全年最高。
全国人民都喝茶?其实运入城市数还不如鲜花
另外,在满帮平台上,茶叶出港城市212个,对比鲜花和螃蟹183个、81个出港城市,可看出中国茶叶产区相当普遍。从入港城市数来看,茶叶入港城市263个,这看起来已经挺多了。但对比鲜花数据,鲜花入港城市达282个,竟然比茶叶运入城市更多。饮茶习俗培育千年,但在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升级过程中,鲜花跑得比茶叶更快。
大数据如何助力“黔货出山”?
首先,大数据能够较为精准地实时反映贵州各区域大宗农产品产业动态,如各区域出入港量占比情况、产品出入港量在全国的排名及占比情况,这些都是了解当地“黔货出山”发展动态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用这个指针也可以尝试反推一些举措的效果,比如按一定时间段,监测相应的数据表现,有用的方法可以加强,效果不尽人意的则可优化,这本身有利于科学地发展产业。
其次,大数据也可以清晰准确地看到大宗“黔货”的出发地及目的省份和城市,甚至是县,以及相应的占比情况,对应地,产品即可做针对性的市场拓展及营销投放。比如,遵义茶叶多去了南宁、绍兴,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为何?是出口了?是深加工了?这些原因可否复制到其他市场?再者,从数据上能够看到“黔货”在哪里区域影响力如何,如此一来,想要重点开发的区域亦可做到心底有数。
从茶叶大数据报告可看到,满帮平台数据能够是监测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大宗品类产业发展的重要数据指针,能够让“黔货出山”做到心底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