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什么都能缺,唯独餐桌上少不了酒的助兴。听说东北人喝酒是视死如归型,嫌杯子太小气,都是用大碗干的,而且没有啥事是一顿串和酒解决不了的。
所以事实真的是这样嘛?为了给东北人正名,我们特意进行了一个史上最激烈的中国人饮酒量大 PK。
根据微基因研究所的酒精依赖调查问卷中的以下问题,我们把用户饮酒量分成 5 个等级,分别以 0 到 4 分表示,分值越高代表饮酒量越大。
然后通过计算参与者的日常饮酒量平均值,我们得出以下中国酒鬼分布图,其中全国饮酒量排名前 6 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四川、贵州、吉林、黑龙江与山东(ps:日常饮酒量≠酒量上限)。
没想到竟然被内蒙古先夺头筹,可能是因为马奶酒实在好喝,内蒙古牧民每天都美滋滋地过着撕肉喝酒的畅意人生。
亚军四川的实力也不容忽视,要知道当地产酒量大且知名品牌众多,比如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四川人表示:感情深一口闷,巴适得板!
季军贵州也是个狠角色,当地的妹纸喝酒一个个比汉纸厉害,所以大大拉高了整体饮酒量水平?
让人惊讶的是,号称很能喝的东北三省无缘前三甲,难道是都喝醉了不来参与我们的调查?
然后在这场饮酒量 PK 赛中,南方果然是「弱不禁酒」,江西、上海、湖南等地区更偏向小酌怡情。所以总的来说,豪爽好客的北方人的确比秀气内敛的南方银更爱杜康,符合我们的传统认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地方的人会无酒不欢呢?
除了风俗文化的影响,有些人打一出生就喝酒如喝水,仿如酒神关公再世。只不过有一点与关公不同,他们一点也不害羞——喝酒不会脸红。
【科普时间】要知道酒精能不能被你的身体所吸收,主要是这两种酶在起作用。
乙醇脱氢酶(ADH):功能弱的人,乙醇代谢能力慢,酒后易发生头痛醉酒、脸色惨白、头晕呕吐,或者耍酒疯。
乙醛脱氢酶(ALDH):功能弱的人,乙醛代谢能力弱,酒后会像关公一样脸红,也就是所谓的亚洲红(Asian Flush)。体内积聚过多的乙醛还会导致胸闷不适、脸红心跳、呼吸急促,严重的甚至昏迷、休克直至死亡。
也就是说,ALDH2 基因编码乙醛脱氢酶能影响人喝酒后的生理反应,从而直接决定你酒量的大小。一旦出现喝酒脸红,就说明你不是干酒的苗子,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国人的羞答答脸红分布。
从各个省喝酒会脸红的比例中,可以看出酒精性脸红呈现「南多北少」的地域分布特征。在南方,尤其是东南地区的人普遍会喝酒脸红,这种现象与乙醛脱氢酶缺陷(由 rs671 的多态性决定)携带分布吻合。
至于怎么喝也不红的省份......竟然又是大内蒙古!这也再一次验证,内蒙古就是赤裸裸的干酒大省,无人能敌啊!!!
说了那么多,是时候再来点干货,虽然酒是助兴的好东西,但也切勿贪杯。
因为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
1.男性更容易因为喝酒而带来麻烦事(p=4.96e-15),其中约 8% 的人有过酒驾的经历,约 1% 的人因为喝酒而惹官司;
2. 喝酒频率越高、酒量大的人更容易在酒醉后断片,酒醒之后往往也为昨晚的放纵感到后悔;
3. 喝酒的人中有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的比例高于不喝酒的人(p=0.01)。
简而言之,喝酒不贪杯,更别对瓶吹;万一出点事,亲人两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