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动静时评丨总书记这次讲话为什么“十分重要”

1591154460
积分商场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座谈会,钟南山、童朝晖、薛澜等专家学者就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这更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讲话”,总书记提出的诸多深刻论断,切中肯綮而又给人启迪。

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发表重要讲话,几乎每一次讲话都提出补短板。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两会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连讲八个“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

诚然,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才能避免悲剧重演,才能提高防范能力,也才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说到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我们就容易想到很多佐证。比如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治病救人,体现在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体现在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等等。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通过机制体制变革,从根源上减少乃至遏制类似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显然,这个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正是如此,也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

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要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要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可发现,座谈会谈及的议题涉及到公共卫生体系的方方面面。从监测预警,到统筹应急,再到救治,每个层级都能建章立制,就能真正补上短板、堵上漏洞、强上弱项。

其实,我们的现有公共卫生体系绝非无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足以说明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是有作用的。而这次疫情冲击,则暴露出有关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不小。

故此,必须因时因势推进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真正做到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正如总书记此前强调,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公共卫生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既然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既然疫情防控的漏洞和不足暴露了出来,既然有关体系的弊端就在那里,相关部门就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就极有可能重蹈覆辙。“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如果预防措施到位了,就能事半功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薄弱,每个环节都把稳了,疫情就不会蔓延乃至不会出现。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过,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就应该变得更加聪明。何谓聪明?在灾难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构建健全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诚所谓大智治制。从这个角度看,昨天下午召开的这个座谈会,将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变革起到重要作用,变革成果将惠及我们每个人。 

编辑

王婧

责编

苏畅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