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组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开展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0多个县,坚持斗争长达6年之久,先后建立了黔桂边、黔东、黔北、黔西北等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进行土地革命,组建工农武装,开展根据地经济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革命烈火燃遍贵州东西南北。
尤其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在贵州召开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包括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鸡鸣三省会议和苟坝会议等一系列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要会议,进行了出奇制胜的四渡赤水之战,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在贵州实现了中国革命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转折,由此,党和红军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这些镌刻在贵州大地上的壮丽史诗,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给贵州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像撒下的种子一样,在贵州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催发贵州人民起来革命的巨大力量。
中共贵州地方组织在进行地下斗争的同时,同样认识到组织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贵州地方党组织在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开展地下斗争的同时,通过策反地方军阀、国民党部队起义,团结争取民间武装力量,在红军的帮助下组建地方游击队,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在黔北、黔西北、川滇黔、黔桂边等地开展游击武装活动,有力配合了红军的战略转移。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贵州地方党组织以及贵州周边省党组织,在贵州境内的广大农村地区,积极组织发展革命武装,发动武装暴动,打击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和乡保武装,配合了党在国统区城市的斗争,特别是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贵州的胜利形势下,贵州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游击武装的活动,有力配合了解放军的作战,加速了国民党在贵州统治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