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的乌蒙山区色彩斑斓,在七星关区小吉场镇的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里,一场热闹的丰收场景正在上演。数十名农户穿梭于林间,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饱满的天麻从腐殖土中挖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金疙瘩”一般。
七星关区拱拢坪 国有林场。 范俊岑 摄
“今年气候适宜,天麻迎来丰收!”基地负责人胡正江看着刚采挖的天麻,脸上难掩喜悦。在他身后,直播带货的主播们正对着镜头热情推介:“老铁们看,这是我们仿野生种植的血红天麻,药用价值高、口感糯!”
主播通过线上直播销售天麻。 范俊岑 摄
七星关区地处乌蒙山腹地,平均海拔1511米,森林覆盖率超60%,290余万亩林地中腐殖质土层深厚,野生蜜环菌、萌发菌资源丰富,被誉为“林下仿野生天麻的黄金地带”。
农户正在采收天麻 。范俊岑 摄
借助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八年来,胡正江在七星关区龙场营镇、阿市乡、大银镇、生机镇等9个乡镇布局天麻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万2千余亩,主打乌红杂交天麻和雪红天麻两大品种,今年仅小吉场镇千亩基地预计产量就达50万斤,产值超千万元。
收购商正在采购天麻。 范俊岑 摄
“我们年用工量7万余人次,农户既能拿土地流转费,又能赚务工工资。”胡正江介绍,采收的天麻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往昆明、成都及北上广深等城市。来自云南昭通的收购商罗兴永每天都到基地采购三四千斤天麻:“这儿的天麻口感好,客户回购率超高!拖到昭通一售而空。”
农户正在采收天麻。 范俊岑 摄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七星关区还注重延长天麻产业链,推动天麻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在贵州两山天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天麻的“变身记”令人惊叹:天麻刺梨酵素饮、天麻酱酒、天麻冻干糖果、天麻三七花茶等20余种产品琳琅满目。
天麻喜获丰收。 范俊岑 摄
“公司集种植、加工、研发于一体,抓二产精深加工,带富一产老百姓种植,带动药食同源三产发展。”生产研发中心加工厂厂长龙宣作指着“天甄”品牌系列产品介绍。目前,集团已形成康茶、养酒、药食、美妆四大品类矩阵,且不断挖掘天麻资源的深度与创新应用,提升天麻附加值。
西南天麻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操作。 范俊岑 摄
产业链的升级离不开科技支撑。在西南天麻资源交易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区块链平台,育种、种植状况,全程记录深加工过程。“我们构建了‘两山天麻’全产业链数据平台,客户可以实时查看天麻产地及价格走势并安心购买。”龙宣作说。目前,公司主要核心是建设好天麻资源交易中心,驱动天麻产业供给侧改革和天麻市场需求侧升级,建设中国天麻种源高地,为毕节乡村振兴夯基、为康养旅游赋能、为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努力。
西南天麻资源交易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区块链平台。 范俊岑 摄
从深山林地到百姓餐桌,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七星关区正以天麻产业为支点,撬动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天麻种植面积达12.3万亩,鲜天麻产量3.51万吨,产值突破15亿元,带动45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4.5万元。2025年上半年,林下仿野生种植面积增至20.6万亩,预计全年产量4.6万吨,综合产值将冲刺18亿元大关,天麻正成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供稿: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 范俊岑 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