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遵义市博物馆获悉,《多彩酒俗 醉美生活——贵州少数民族酒俗展》于2023年7月15日至9月10日在广东展出,这也是继山西、内蒙古、福建三地展出后的第四站。
该展共展出贵州各民族酒器酒具100余件、酒礼酒俗图片60余幅,从“酿酒工艺”“酒礼酒俗”“民族酒具”等方面呈现出贵州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酒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展出物均来自遵义市博物馆。
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先睹为快吧!彩绘牛角酒杯(苗族)
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等民族盛行用牛角制作酒具。取牛角自然形状,于外表雕花、彩绘或镶嵌即可。一般用于盛大节庆或迎宾,普通酒宴不轻易使用。
藤编酒海(瑶族)
藤编酒海功能类似于酒壶。最特别的是这个瑶族的藤编酒海。俗话说,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而聪明灵巧的瑶族同胞却能用细藤条编成酒海,髹以黑漆,用来盛酒,滴酒不漏。
鸡头盘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有一个酒俗:在婚礼酒席上盛一整只鸡或置一鸡头,席间频频传递,鸡头对着谁,谁就喝酒。席终,鸡头敬给年长者食用。
蓝釉六角亭温酒具(苗族)
六角阁楼式造型,由楼身、阁顶、温酒壶、酒杯四部分组成。温酒壶置楼身中,楼身储热水以温酒,六只酒杯分挂檐下。器形别致,构思巧妙,既是工艺品,又是实用器皿。
牛皮酒杯(侗族)
侗语叫“对培申”,用牛皮制成。过去侗家男子无论是节日赶场还是走亲串寨,腰间必挂一个自己制作的牛皮酒杯,渴了可接饮山泉,席间可斟一杯美酒。
漆砸酒具(彝族)
贵州大方县彝族漆器久负盛名,该酒具是用彝族人崇尚的黑、红、黄色彩绘的图案。中间大的是砸酒坛。值得一提的是鹰爪杯,杯子底部过去是用鹰爪制成,现在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才不再用真的鹰爪。漆扁壶、漆鼓壶都是倒壶,是从底部注酒,正过来斟酒。彩釉海马形陶壶(苗族)
三彩鸭形提梁壶(苗族)
三足酒杯(苗族 )
鼓藏节(展出图片)
鼓藏节敬祭师牛角酒(展出图片)
酒具图片及介绍均来自遵义市博物馆
记者: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