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这一站,贵州|海龙囤遗址,居然藏着一个延续700多年的神秘家族

动静原创文旅综艺节目部
170521170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1月13日21:20,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中心制作,“贵州大曲”冠名的大型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二季)第四集节目“治”在贵州卫视播出,其中统治播州地区长达700多年的杨氏家族引起了网友的好奇。

海龙囤遗址,位于遵义老城西北15公里处,是已发现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完好的古军事建筑遗迹之一,也是“土司”行政与生活中心的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其建于险峻的龙岩山巅,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唯有后山一条很窄的小路可以攀登,所以《明史》记载称“飞鸟腾猿,不能逾者”,可见其险峻程度。

提到“土司”,多半会想到大明朝,历史上正是在这一时期,土司制度和实力达到了顶峰。在云南、贵州的诸多土司中,贵州遵义地区的播州杨氏,是最特殊的一个,而海龙囤遗址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跨越唐、五代、宋、元、明数个朝代,在约725年的时间里,杨氏一直统治着播州这片土地,比历史上大部分中原王朝的时间都长得多。

末代播州土司杨应龙在其手书中写道:海龙囤是“子孙万代之基,保固之根本”。但一直以来,播州杨氏源自哪里争议不断、疑云密布。根据杨氏家谱的说法,从公元876年杨端入播开始,传了六代后,再无后人继承,便从同样是山西太原的杨家手上,抱来一个小孩,名叫杨贵迁,为杨家将杨业的后人。但学者经过文献的反复查找,对其祖源的判断及家谱的描述至今都还是存疑的。

著名文化学者施展教授指出:实际上播州杨氏是通过这种故事来构建一种权力阶序,在本土统治的时候,为了强化自己的正当性,构造一个故事,让自己跟中原的正统政权之间形成一种关联,用自己土司的身份告诉中原,只有自己才能统治这块,运用一种“徙边记”的故事,来告诉当地的土著,播州杨氏有另外一个更高的来源,以此形成一个权力差序,并且稳定地将这一方势力构建起来。

杨氏的夷夏之辨还在继续,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史料里找到支持自己和批驳对方的证据。然而无论出身何处,杨氏心慕华夏及其对华夏的认同在各种表述中已流露至明。在这样的祖源追认中,边地人群的心理与文化和华夏核心渐趋一体,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国渐渐凝聚。

想了解更多关于海龙囤遗址、关于贵州的历史故事,敬请登陆优酷视频、腾讯视频、哔哩哔哩、IPTV搜索《这一站,贵州》(第二季),揭开贵州的神秘面纱。

编辑

何佑 马然

责编

张茂杰

编审

施索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