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穗县融媒体中心于2021年5月开始帮扶泥山村,并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按照“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补足短板提升弱项”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全力帮助泥山村发展蛋鸡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大力帮助泥山村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把驻村工作落到实处。三穗县融媒体中心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中心工作议程,定期专题研究,加强调度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并明确一名班子分管驻村帮扶工作,其他班子每季度必须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次以上,着力当好驻村干部“指挥部”“协调部”“保障部”,成为贴心的“娘家人”。自2021年5月开始帮扶泥山村以来,三穗县融媒体中心先后派出2名能干、肯干、会干的干部到八弓镇泥山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中心班子会专题研究泥山村帮扶工作12次,协调帮扶资金2万余元,支持村委电脑、文件柜等各类办公设备折合资金约6000元。由中心主要领导带头深入泥山村开展调研指导、政策宣讲、走访慰问、主题党日等各类活动17次,组织开展助农秋冬种活动2次,帮助完成翻耕稻田、移栽油菜共计7.6亩。协调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3000余元。
二是深入调研,做到因户施策精准扶贫。依托党政机关“大走访”活动,三穗县融媒体中心组织18名干部深入泥山村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对全村情况分别进行排摸,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村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逐户排摸,全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情况已了如指掌,对全村脱贫户76户283人,低保户 8户14人,监测户5户12人,特困供养2户2人,重病户2户2人,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同时对村民反映的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如何申请外出务工补贴、该村大坡、兴寨组无讯号等12个问题建立化解台账,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目前已全部解决。
三是发展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由于地形原因,泥山村大部分农田都是梯田,山地较多,缺少平坦的大田大坝,土地相对贫瘠。结合泥山村实际,三穗县融媒体中心主动协调县农业部门,通过“油茶+中药材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和中药材丹参种植,目前,油茶套种丹参200余亩,仅丹参预计年收入可达40余万元,带动群众家庭务工增收1300元以上,让昔日的‘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同时,为盘活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近年来,三穗县融媒体中心与泥山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条件,成立泥山合诚养殖基地,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目前,该基地蛋鸡养殖产业,养殖蛋鸡2万羽,年产蛋500万枚,年产值300余万元,脱贫户分红10.8万元。让蛋鸡养殖成为该村的产业支柱,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助推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泥山村一度被称为“烂泥山”,主要原因是该村没有水泥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三穗县融媒体中心帮扶该村以来,主动与八弓镇、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乡村振兴局等单位沟通对接,积极申报项目。近年来,通过项目申报资金、政府补助、村民投工投劳等方式,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修建通村通组公路11420米,联户路10850米,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个。泥山村的道路硬化切实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充分发挥了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人翁作用,还动员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同时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中,三穗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志愿者拆除废旧4处、编栅栏3处、清扫公共区域卫生10次,协调资金近4000元对村委会外墙进行涂白翻新,进一步提升群众对驻村帮扶工作的满意度。
帮扶工作任重而道远。三穗县融媒体中心将继续努力发展壮大泥山村的特色产业,持续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统筹抓好“志”“智”双扶,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一体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产业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相统筹,促进泥山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三穗县融媒体中心 欧忠海
编辑:林 敏
二审:甘云贵
三审:欧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