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风物贵州·风俗篇丨历史积淀的背后,是时光的馈赠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
1658908620

傩堂戏,又称为“傩愿戏”“傩戏”“杠神”“冲傩”等,是一种民族色彩很浓的戏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傩堂戏至今在贵州境内大部分市县仍有遗存,尤以黔东和黔北的德江、思南、沿河、印江、江口等县流传最广。

(图片来源:铜仁市文广局)

傩,作为一种神奇而古老的民族文化事象,其意义特殊,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民俗、音乐、戏剧、美术、服饰、雕刻等众多艺术门类,更涉及人文、哲学、社会、历史、民族、语言文化等诸多领域。

从古至今,傩堂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和衍化,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和习惯。戴面具演出是傩堂戏最为突出的特点。面具以“堂”为单位,每堂面具的数目及角色各地不尽相同,民间流传看“半堂戏十二面具,全堂戏二十四面具”之说,实际上面具的数目主要根据演出的需要而定,并不拘泥于十二或二十四之数。

(图片来源:铜仁市文广局)

傩堂戏面具着色分为淡彩和重彩两类,淡彩以赭石或土黄作为底色,用黑色画眉毛、头发、冠帽,然后用熬制的桐油涂刷几遍;重彩常用红、蓝、黄、黑、禄、赭多种颜色,多为土法制作的植物或矿物质颜料,也有用油漆涂绘的。

(图片来源:铜仁市文广局)

演出时以面具罩面,目光从面具眼孔中外视,头部其余部分用头巾包裹,头中的红、白、青色用来区别武将、男相与女相。

随着时代的发展,傩堂戏的剧目中,更多体现着中国文化典籍中所记载的民间传说、风土人情,表演形式包括歌舞、说戏、戏曲三种类型。同时,因为傩堂戏的传承主要靠口传面授,家传与师传相结合,因此具有现场发挥的灵活性。这种即兴表演的发挥,也影响到中国戏曲的表演,为其积累创造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文字来源:文旅中国)

(图片来源:铜仁市文广局)

编辑

黄维恒 张僡

责编

王喆

编审

何果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