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党代表通道丨刘秀祥:我愿意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守梦人

动静原创
1666420560
积分商场

今天(10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闭幕会后,第二场党代表通道开启。来自一线的党代表们走上通道,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二十大贵州代表刘秀祥在第二组走上党代表通道。

“2012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去帮助大山里更多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工作十年了,我有幸见证和参与到家乡的发展,看到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亲们都摆脱了贫困,孩子们在大山深处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我坚信向上的成长需要从向下的扎根开始,我将继续扎根山区教书育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刘秀祥说。

刘秀祥是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曾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两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及“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在党代表通道上,刘秀祥回答了《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的提问。

4岁那年,刘秀祥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为伤心过度,患上间歇性精神疾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为了照顾母亲,从初中到大学,刘秀祥一直把母亲带在身边。2008年,刘秀祥考上了山东省的临沂师范学院(现临沂大学),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广为人知。

上大学期间,尽管刘秀祥的手头并不宽裕,但他也没停止帮助他人。他将部分兼职收入寄回贵州,来资助初中时捡废品认识的三个孩子上学。

大学毕业后,刘秀祥进入一家企业工作。有一天,他接到了自己资助的孩子打来的电话,说不想读书了,他反复劝解也没有效果。

这通电话,深深触动了刘秀祥的心。他意识到,像这样初中就辍学的孩子,家乡应该还有不少。于是,2012年刘秀祥辞职回到家乡望谟任教,他打算通过励志教育,激发学生的奋斗动力,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那时的望谟,曾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95%以上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山地和丘陵。当时,全县1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高达46%。

回到家乡,刘秀祥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他常常骑着摩托车,将自己的故事录入小喇叭,走村串寨劝学。此后,刘秀祥跑遍望谟县的各个乡镇,骑坏了七八辆摩托车,1800余名学生因他重返校园。

从教十年来,刘秀祥除了做好日常教学等工作外,还到全国各地开展励志演讲。截至目前,刘秀祥已开展公益演讲2000多场次,用自己的事迹激励更多人追逐梦想。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2020年,刘秀祥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包括励志演讲、教师培训、学生德育教育和贫困学生资助。

目前,刘秀祥工作室累计牵线对接资助学生4200多人,资助资金超过1000万元。

回忆这段经历,刘秀祥说,十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乡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我的家乡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在我们县,全县最漂亮的建筑和最好的环境就是学校。全县从2012年只有70个人考上大学,到2022年有1300多人,每一个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

“望谟县教育的发展其实也是贵州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教育彻底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让大山里的孩子有了更好的出路和更多的选择”,刘秀祥深情地说,“这些年我们培养的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又重回大山,我们一起去建设和发展大山。从最初一个人助学走乡村,变成了一群人。”

“我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跟广大乡村教师一起奋斗。我愿意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守梦人!也借此机会希望大家把之前背母上大学的我忘掉,我现在就是一名大山深处的普通教师而已”,刘秀祥说,“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可以说是让我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将继续扎根乡村教育,我现在的梦想,是希望大山里的孩子都有更好的未来,希望在大山深处也可以做出教育的高地。”

记者

李佳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