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到30日,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代表团一行到访贵州,参与由贵州省外事办公室发起的“知识桥”项目系列活动。14位巴基斯坦主流媒体负责人以及高校学者先后走进科技企业、大数据展示中心与特色村寨,实地考察贵州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以及智能科技领域的先进实践,拓展中巴人文经济交流合作的新空间。
在瀚蓝(贵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代表团成员实地观摩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处理全流程:垃圾经收集、分类后送入垃圾坑,再被输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发电。厂区内,高效运转的机械设备、实时动态监控的调度系统和洁净有序的作业环境,让代表团成员深感震撼。大家纷纷表示,这套成熟的固废处理技术与能源回收模式,为巴基斯坦优化城市管理、推进环保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在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代表团近距离体验了无人接驳车的智能化运行。代表团还与技术团队进行交流,了解智能环保、无人交通及数据可视化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用。
巴基斯坦《观点新闻》记者莱巴·载娜卜说:“在贵州瀚凯斯的参观很有意思,我特别欣赏他们能结合贵州在智能科技、绿色发展领域的实践,最打动我的是,它用3D技术打造且全自动驾驶,团队也十分专业。”
作为此次参访的重要一站,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成为代表团了解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窗口。代表团成员频频点赞,直言“数据就是力量”。他们表示,巴基斯坦正积极推进国内数字化进程,贵州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实践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宝贵经验,期待未来能与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15年到2025年这十年间,贵州的大数据发展太惊人了!”巴基斯坦南亚大学校长、前旁遮普省高等教育部长米安·伊姆兰·马苏德感慨。他认为,中国正是凭借数字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卓越发展,这一模式极具借鉴意义。“我们视中国为挚友与兄弟,目前中巴已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中国的通信企业已进入巴基斯坦,各类移动运营商、银行的合作持续深化,双方还在互相学习语言。”马苏德表示,未来希望进一步深化学术与产业联动,推动中巴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据了解,“知识桥”项目是由贵州省外事办发起的人文引领发展国际交流平台,以贵州为窗口,通过经验共享,文化共情,合作共创,搭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民心相通之桥,为国际社会了解贵州、链接中国提供了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