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山东淄博65岁的杨爱芹从事刻瓷这门手艺已经有30多个年头。这30年来她坚持每天刻瓷五小时,平均一分钟挥锤敲打近200次,一张张栩栩如生画面跃然瓷盘之上。
瓷盘大小不同再就是图案不同,相对"施工"的难度也有所不同。杨爱芹说像他手中的这个盘子做完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在用工上大约在近百万捶打。通过笔墨展现立体的画面时相对容易些,但你用刻刀在瓷盘上刻出立体感层次感来那就不一样了。
这些年来她和老伴轮流做工一月也做不了几个盘子,所以老两口对自己的作品也是很珍惜,从艺术的角度肯定刻瓷的价值还好。但一些不懂行的人指指点点时是杨爱芹最心痛的时候,在京工作的儿子回家捎带特产回去时,父母的刻瓷是他最珍贵的礼物。
自从2004年老两口将小店搬到周村古商城,这十多年来他们的作品被全国各地的游客买走,其中还有很多国外的游客看好后,来定做瓷盘画。
老两口觉得只要刻的瓷盘画对的自己的劳动,有欣赏的买家钱多点少点就无所谓。目前杨爱芹也是淄博传统技艺非遗的传承人,她也想让更多人能学习这门技艺。
匠人精神和艺术融合才能到高水准的瓷盘画,绘画好的他刻瓷不一定优秀,在这特定的文化气氛中也造就了独到的周村古街瓷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