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5月1日起全面进入汛期
预计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将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
记者4月26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2023年防汛防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今年将从5月1日起全面进入汛期。针对今年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我省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补短板强弱项,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好了防汛防灾充分准备。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150.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3.7%,9个市(州)均不同程度发生干旱灾害。根据会商研判,今年汛期我省降水总量较常年偏少,局地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城市内涝的风险高。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将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严峻。
针对今年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我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补齐短板弱项,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好充分准备。
高度重视,系统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周密部署防汛抗旱工作。今年年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从健全指挥体系、责任体系、应急预案体系、风险管控体系、物资队伍保障体系等7个方面,对全年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安排。
逐级包保,拧紧责任链条。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印发《2023年省政府领导防汛抗旱包片分工方案》,压紧压实市、县、乡、村逐级包保责任。推动行业部门逐一落实水库、山塘、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低洼易涝点、涉水景区、临河学校和村寨的防汛责任人2.9万余人。
强化会商,建立联动机制。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建立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多部门常态化联合会商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年度、季度、月度和汛期灾害风险,指导各级各部门做好防范应对准备。联合省气象局优化防汛抗旱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整合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18个部门监测数据,实现监测信息实时共享;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建立重大灾害预警发布机制,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和公众靶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排查治理,化解风险隐患。充分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组织开展防洪安全风险识别,建立台账,落实管控措施。全省共派出9800多个工作组,深入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汛前防洪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省级派出9个督导组下沉一线开展检查指导。
未雨绸缪,做好应急准备。我省及时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6400余场次;储备挖掘机、排涝泵、冲锋舟等防汛抗旱物资价值近4亿元。已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831支1.9万余人。全省共组织开展防汛抗旱业务培训1741班次、11.6万余人次。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进入防汛防灾应急状态,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及时会商研判,持续排查整治度汛隐患,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城市排水防涝等重点工作,第一时间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坚决守住防汛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