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朋友们,大家下午好,现在是机长广播。我代表机组全体成员,欢迎大家乘坐CZ6724航班,我们当前的飞行高度是9800米。我们预计在北京时间下午两点整抵达贵阳,贵阳地面温度23度,祝您旅途愉快,再次感谢您乘坐南方航空,谢谢!”
进行机上广播的是柯奎林——这位已安全飞行38年的南航老机长,这一天的播报声音平稳一如往昔,但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广播。
自1979年7月进入中国海军飞行学院学习“初教六、轰五”飞机驾驶、1993年入职南航贵州公司并成为一名民航客机飞行员,到今天,柯奎林已经安全飞行超过2.6万小时并荣获中国民航安全飞行金质奖章。当天,就在柯奎林即将满60周岁之际,他终于迎来了个人飞行生涯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刻——光荣退休。
“我1962年在湖北鄂州出生,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实这些年,我觉得个人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唯一能做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听党的话,始终跟着党走。”14时10分,柯奎林将飞机平稳驶入417L停机位,打开舱门,这位帅气、儒雅、风度不减当年的党员老机长,整理好着装、走出驾驶舱后,微笑着和旅客们挥手道别。
1978年,海军航空飞行学院的一次招生改变了年仅16岁柯奎林的人生轨迹。那年,作为全县城唯一入选的“准小飞”,乡亲们倍感自豪与荣耀,对他寄予深切的祝福与期望。
在随后的几年学习锻炼中,柯奎林凭借对飞行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不仅顺利成为一名轰炸机飞行员,更经层层严格选拔,在毕业时从360名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学院仅有的27名“轰五”机长之一。
1988年,光荣退伍的柯奎林转业至湖北省鄂州市某银行工作,就这样告别了热爱的蓝天。
“当时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机会操纵飞机了”。直到偶然一次,他从战友口中得知贵州省正在加强民航建设,当地航企亟需大量的飞行专业人员。
“那时有人和我说贵州‘苦得很’,经济发展也不如一些大城市,但我不怕,也不后悔,只要是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我的抉择。”1993年10月,已是而立之年,却始终不改“蓝天之志”的柯奎林毅然放弃了已拥有的安稳工作与生活,背井离乡,来到贵阳市重新“安家立业”,正式成为了南航贵州公司一名“运七”飞行员:“一想到可以再次回到祖国蓝天的怀抱,继续投身自己热爱的飞行,我激动得几天都睡不着觉。”
“回想起刚来公司那一年,我时刻都在想怎么才能让教员满意、让旅客安全和放心。”彼时,南航贵州公司作为刚成立不久的贵州基地航空公司,所执管的“运七”飞机制造技术与机身设备并不算先进,驾驶难度较大。但凭借着在部队磨练出的过硬技术和心理素质,柯奎林很快通过了高强度的飞行训练与如在颠簸天气下飞机“晃杆”等突发困难情况的考验,同时担任航行训练科科长并成为该机型机长教员,优异表现亦获得了局方监察员的高度评价。
“柯叔很温和,从没见他对学员或他人发过脾气。不管是多晚,哪怕是凌晨三、四点,只要安排他飞,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我们都觉得他‘很好讲话’。”多年来,同事们对柯奎林吃苦耐劳、无悔付出的“铁军作风”敬佩不已。但每个人都明白,在他“好说话”的背后,是一颗爱国、爱党、爱人民、爱飞行的赤子初心,是一个中国民航人敬岗爱业、日夜坚守、倾力奉献的最美缩影。
“刚开始飞的时候,我经常在想‘怎么飞’,后来会飞了就想着‘怎么飞好’,飞好了又想怎么才能‘飞得更安全’,保持安全飞行成绩以后,又时刻警醒不要在自己身上发生不安全事件。”工作中,柯奎林以实际行动,将“安全”两个字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刻在了心里:“现在的年轻飞行员接触和学习的知识面更多更广、业务水平更高,比我们那个年代出来的飞行员更强。希望他们敢于吃苦、勤于锻炼、牢记敬畏和‘人民航空为人民’,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是每一个飞行员的最高职责。”
在柯奎林日以继夜投入飞行事业的影响与带动下,他的儿子柯轲“子承父业”,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飞行人才,并被南航深圳公司聘为机长。对于退休后的安排,爱好古琴和摄影等文艺活动的柯奎林说,小孙子刚满半岁,准备和亲家一起轮流帮着带带,其他时候就专心陪伴妻子,等疫情稳定后,两人到处走走、转转,多给妻子拍拍照,多看看祖国最美的蓝天,“只要国家、党和人民有需要,我随时都能回来、随时都能继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