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十年,贵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贵州,要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
62.12%,这是贵州现在的森林覆盖率,五年来,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十三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速全国第一。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贵州以绿色作答,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提升。
仁怀市五马镇副镇长、五马河镇级副河长 张堂庆
“通过镇村两级河长的共同努力,五马河实现了水更清、岸更绿,水体常年保持在二类水体以上,部分河段保持在一类水体以上。环境好了,我们办起了乡村旅游,群众腰包鼓起来了。”仁怀市五马镇副镇长、五马河镇级副河长张堂庆说。
赫章县海雀村名誉支书 文正友
“利用好海雀村万亩林场、青山绿水,发挥全省发放的第二张林业碳票作用,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走绿色发展之路。”赫章县海雀村名誉支书文正友说。
省能源局党组成员 姚彤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从无到有不断扩大,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到1672万千瓦,装机规模增长13倍。”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姚彤宝说。
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就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5%,这是贵州的绿色经济占比,而今后五年,贵州提出要把绿色经济占比提升到5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优势和竞争优势,我们要如何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老百姓又有什么期待呢?
仁怀市民 成素
“10年前,楠竹林这一片就是堆垃圾的地方,政府把这里改造成公园之后,空气也好,环境也好,来打太极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我们的幸福感简直爆棚了。”仁怀市民成素说。
黔西市金碧镇万家寨社区村民 万庆林
“自从加入到这个林业碳汇项目以后,我家的4亩林子,加上我自己在里面当护林员,一个月下来也有这2000多块钱,更加有信心把我们日子过好,我们还要把这片林子保护好。”黔西市金碧镇万家寨社区村民万庆林说。
贵州高速集团科技创新部主任 谢明宇
“我们贵州高速集团将围绕推动绿色公路的建设,在新建项目中通过优化设计来实施降碳减污的目标。在养护板块,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沥青混合料的循环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利用。”贵州高速集团科技创新部主任谢明宇说。
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方世杰
“加快推进贵州以‘风、光项目’为主的能源发展电力项目,加快落实能源产业的升级,推动贵州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我们能源央企以及贵州的贡献。”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世杰说。
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陈莉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四型’产业,绿色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为总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生态高颜值、生活高品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莉说。
记者:付雪薇 宁波
特别鸣谢 遵义台 仁怀融媒 毕节台 赫章融媒 黔西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