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的时光在笔尖与镜头间悄然流淌,《群众身边》的实践,恰似一场与民生温度的持续相拥。从晨光里的街巷走访到星夜里的案头梳理,从热线听筒里的急切诉求到屏幕两端的共鸣回响,每一段文字都蘸着生活的肌理,每一帧画面都映着群众的期盼。贵州广播电视台《群众身边》联合交互平台于2024年末崭露锋芒,这档承载着“直击民生痛点难点,守护人民群众利益”初心的栏目,便如同一座架设在民众与社会治理之间的桥梁,以敏锐的洞察、扎实的实践,在半年时光里写下了关于民生关怀与舆论担当的生动注脚。它并非简单的新闻聚合,而是将《百姓关注》与《动静新闻》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让政府职能部门的回应更迅捷,让专家团队的智慧更贴近,更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在镜头前有了清晰的回响。
一、制度为基,在规范流程中筑牢内容根基
线索来源如百川归海,汇聚成关切民生的澎湃动能。百姓热线中承载的急切诉求、新媒体留言里蕴含的细碎期盼、记者走访时捕捉的敏锐发现、部门联动间达成的信息互通,让每一个隐匿于生活肌理中的问题皆有浮出水面的契机。
每周召开的选题会,如同一场精准的“民生会诊”,依据“群众关切度、社会影响面、解决可行性”对线索进行分级研判,最终使那些最牵动民心的议题走入公众视野。36期重点报道与133期动态选题的稳步呈现,始终保持内容“不断档”的从容节奏,正是这种制度韧性的生动注脚——无论是《借医之名》系列报道的抽丝剥茧、深度剖析,还是《试管婴儿的“隐痛”》系列的温情探寻、人文关怀,专项小组以分阶段攻坚的扎实行动,让深度报道既具监督锐度,又含民生温度。其中,《试管婴儿的“隐痛”》因深入探讨社会敏感议题,引发广泛关注,全网阅读量突破2000万+,彰显出内容传播的强大影响力。
二、选题为要,在民生痛点处彰显监督力量
栏目始终锚定“民生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坐标,将镜头对准那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让每一篇报道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却坚定的力量。
重点选题的攻坚如同精准手术刀,剖开行业积弊与治理盲区。《失控的“非标”电热毯》撕开了安全隐患的伪装,倒逼市场监管部门的专项整治;《疯狂的“顺风车”》让黑车乱象无所遁形,促使交通执法部门亮剑;《卷土重来的“捆绑消费”》不仅曝光商家的违规操作,更叩问着监管漏洞——而青蟹绑绳的地方性法规将于7月落地,这种从“揭露”到“改变”的跨越,正是舆论监督价值的生动体现。《卷土重来的“捆绑消费”》共推出大屏节目两条,短视频六条,相关话题“海鲜市场青蟹再遭‘五花大绑’”和“市监局回应青蟹遭五花大绑”分别闯入抖音贵阳榜第五位和第二位,浏览量分别达到527.1万和527.7万,实现了从流量到社会影响力的转化。
动态选题的响应则如及时雨,为群众的急难愁盼送去关切。清镇老人购煤短斤缺两事件,三篇追踪报道便推动商家受罚、官员问责,更获评全国“三好节目”;《伸向大学生的黑“驾培”》让违规驾校应声受查;幼儿园被酒铺包围的乱象,在报道后迎来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清朗。即便是暂未播出的敏感选题,也通过转办机制推动解决,不让任何一条线索“烂尾”,这份执着,让“群众身边”四个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三、传播为翼,在多元矩阵中放大民生声量
《群众身边》深谙传播之道,以“电视+新媒体”的矩阵之势,让每一个民生故事都能抵达更广阔的天地,形成“报道—解决—反馈”的良性循环。
新媒体平台上,单篇5万+的平均阅读量只是基础,《煤炭比不过商贩心黑!》124万的总阅读量、《试管婴儿的“隐痛”》2000万的全网观看量、《贵阳民营男科医院诊疗乱象》1234.4万的传播数据,这些数字背后,是千万双关注民生的眼睛。《卷土重来的“捆绑消费”》的话题冲上抖音热榜,《批发市场水果“水分重”》引发532.4万次的浏览,赫章县“十年便民路”的报道推动当地政府承诺6月复工,传播的力量已不止于知晓,更在于行动。
3.15当天10小时15分的特别直播,将“直击消费陷阱”从口号变为实践,前锋记者的回访与现场维权的直播,让观众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这种沉浸式的传播,让栏目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也让“守护群众利益”的宗旨更深入人心。
四、创新为路,在迭代升级中拓展服务边界
半年的实践只是起点,《群众身边》的下一步规划,更显其深耕民生领域的长远目光。从“黑煤气罐”的安全警示到“真假蜂糖李”的消费护航,从“飞线充电”的后续追踪到“断头路”的汇总调查,选题储备始终紧扣群众呼声;“民生问题回头看”专栏的筹备,将让监督不止于一时,更在于长效;而“民声大数据”模块与AI智能应答系统的搭建,是用技术为民生服务赋能,让数据成为洞察民情的窗口;专家库的扩容,则让栏目不仅能揭露问题,更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智慧。
这档栏目,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却在每一次对“小事”的较真中,践行着“群众关注即我关注”的承诺。它如同一面镜子,照见民生的真实模样;又如同一支笔,书写着社会治理的进步轨迹。未来,大数据的热力图与专家的智慧碰撞,“回头看”的执着与“向前行”的创新结合,《群众身边》必将在贵州的民生画卷上,留下更深刻、更温暖的印记。
文/付楚贻 贤娟 娄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