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大气厚重的时代精神,创作充满理想、正气、感召力、震撼力的文艺精品!全面提升文艺创作水平,构建文艺创作新高峰!”
——贵州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常晖
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的活力、开放度、创造力不断提升,优秀的艺术文化底蕴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话剧是承载着时代的文化底蕴、是给予观众精神之火的前进动力。贵州省话剧团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拥有时代精神力量的澎湃,更是地域特色文化的凝结。
FM91.6贵州音乐广播特别呈献《“艺”起黔行·繁花似锦》,本期走近贵州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常晖。
贵州音乐广播主持人濮琳专访常晖
跟随贵州飞跃发展的“黄金十年”,贵州省话剧团稳步前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精品力作,例如以“散文诗”的叙事方式讲述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光辉事迹的《文朝荣》;入选100个“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讲述驻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感人事迹的小品《产房轶事》;由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一级导演宋国锋担任导演,反映全省两百万人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易地搬迁这条“换个活法”的路上拼搏的现实题材剧作《出山!》;贵州省话剧团携手浙江话剧团联袂打造,以当代视角来诠释和弘扬阳明精神的话剧《此心光明》;生动再现红军长征时期的峥嵘岁月和场景的《雄关漫道》等,贵州省话剧团一直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艺术原则,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坚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常晖看来,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贵州省话剧团展现了贵州戏剧文化与时代共奋进的精神面貌。新“黄金十年”,贵州话剧团将时刻把握人民的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画面、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了人民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话剧《文朝荣》剧照
小品《产房轶事》剧照
话剧《出山!》剧照
话剧《此心光明》剧照
贵州省话剧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常晖也在采访中一再强调,时代人物的思想境界是人性深处的崇高,文艺创作就应该让充满理想、感召力、震撼力的生命过程来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就如入选100部“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作品的话剧《此心光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他的良知,必定具有现实意义,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让观众直接感受到阳明心学的内涵;而入选100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的话剧《雄关漫道》,以当代人的视角和当代人的戏剧方式出发,以召开遵义会议为主要叙事线索,讲述了红军先辈在困境下,依然坚定信仰、真理和人民的力量,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转折。为了塑造剧中人物在绝境逢生中的人物群像,这部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出现了三个大型可变坡道,既展示了崇山峻岭的地理特色,又使舞台具有更多的调度点,大气磅礴地再现战争场面,渲染艰苦的战争气氛,但也因为舞台特殊设置,很多演员都在演出或彩排过程中受伤,作为贵州省话剧团团长的常晖感慨万千,在他看来这股子“拼”的劲儿是受到剧中红军精神的感召与影响,所以舞台艺术一定要植根于人民、扎根在社会当中,才能足够打动人,也才会有观众用如涓涓细流般的情感,层层递进最终爆发,不仅波澜壮阔,而且气势蓬勃来形容舞台艺术扑面而来的震撼人心。
话剧《雄关漫道》海报
话剧《雄关漫道》剧照
话剧《雄关漫道》排练照
在贵州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常晖的带领下贵州省话剧团推出的每一部精品力作、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他们的卓越,更回溯时光展现了发生在贵州这片土地上一个又一个用青春报效祖国、用热血书写赞歌的故事。图云关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红十字总会所属抗日救护总队”所在地,以此为故事原型原创的话剧《图云关》被常晖称为自己心中“最美的梦”,整部剧通过7幕话剧表演,展示出图云关上的中外医务者们,以前赴后继的战地抢救、彻夜手术、专注试验、赠医施药、培训英才,让当年的荒寂山岭成为抗战时期的支柱性医疗基地,传递出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正义信念镌刻的历史丰碑。在常晖看来,贵州是一块宝地,有太多故事值得深挖,在这片没有平原的土地上,每一座山峦都是一个故事!
话剧《图云关》海报
话剧《图云关》剧照
伴随着贵州波澜壮阔的发展潮流,贵州省话剧团从初创到成熟,再到繁荣、壮大,蓬勃的发展,历经几代贵州省话人的辛勤耕耘,塑造了无数鲜明生动的角色形象,也斩获无数嘉奖,同时也在各方面不断优化、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为贵州省话剧团的演员们在空间与心灵上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常晖表示,未来,贵州省话剧团也将以开放的姿态创作佳作,不断开拓呈现形式,调配优质资源,整合专业文艺创作队伍的力量,深入挖掘多彩贵州民风民俗、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等优秀文化资源,走进社区、景区,助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也希望新一代的贵州省话新势力追寻前辈们在艺术道路中上下求索的智慧与实践的足迹,再造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以坚强的意志,努力跨越如铁的雄关漫道,以初心不变的坚定,守住贵州省话剧团的根,让它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贵州话剧团“高雅艺术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照
“演艺黔峰·贵州省话剧团”
2021多彩贵州景区(景点)驻场文艺演出
贵州音乐广播特别呈献《“艺”起黔行·繁花似锦》,与你共同期待,贵州省话剧团凝聚大气厚重的时代精神,创作极具宝贵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精品力作。
贵州省话剧团是贵州省唯一的省级话剧艺术专业表演团体。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文工团,成立于1956年5月23日。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贵州省话剧团注重从生活中汲取养份,深入了解地方民情,为剧团的良好思想作风、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以及话剧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不断地吸收和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形成了人才配置合理、文化层次较高的艺术队伍。半个世纪来,剧团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创造演出了一大批健康文明积极向上,有一定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的剧目等数百台(其中自创剧目50余台)。如《建设时期的游击队》《通天关》《傩愿》《母亲河》《红帆船》《天地文通》等优秀剧目。有的赴西南地区和进京演出,有的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有的剧目还被外国同行搬上舞台。
2012年贵州省话剧团转企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新组建的公司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市场化运作,不断增强走市场和演出经营的能力。以剧目树形象,以人才举旗帜,以效益创目标,打造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文朝荣》《图云关》《此心光明》《信仰》《出山!》等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的优秀文艺作品。力争让贵州话剧走向全国,走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