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推进“全院一张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毕医院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

动静原创
1754905680
动静原创

今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完成了两个院区的信息化升级改造工作。新建的数据中心让医院两院区信息实现实时互联互通,加速了医院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进了“全院一张床”工作改革。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更快了

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后,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门诊医生发现,调取病人在其他医院所做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T等检查检验结果时,时间更快了。

“通过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可以直接看到患者院外做的检查检验的一些报告,避免了患者进行重复检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朱娟表示。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朱娟

目前,浙毕医院已经打通了和省内三甲医院以及毕节市部分县级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渠道。但是,由于检查检验信息量较大,在信息化改造之前,调取互认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等待和卡顿。

“原来对于影像资料的加载是比较慢的,而影像资料对肿瘤的随诊又非常重要,特别是有时候患者带来的纸质报告看不了图像,只能依赖网上调取,这些都会增加重复检查的可能。”朱娟说,但是在医院完成信息化改造完成之后,认证结果的调取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现在的系统很快就能处理了,方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对患者病灶进行动态观察。” 

新建数据中心保障数据运行速度和安全

今年5月,医院和华为合作建成省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个国内全栈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之后,数据运行的速度和安全性都大幅提升。

“我们医院两个院区的门诊量加起来接近3000人一天,每天在院病人有2000左右,在三甲医院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信息科科长吴磊表示,信息化升级让数据多跑腿,患者少跑路。

针对医院的这种海量数据、并发比较高、不同的协议去访问等特点,新建的数据中心采用了分布式存储,打破不同协议访问的壁垒,让医院HIS、LIS、PACS 等各类医疗系统都能无缝对接数据资源。 

“浙毕医院数据中心采用华为DCS存算分离技术架构,部署华为鲲鹏的2280、2480等设备,构建浙毕医院量身定制的技术底座。”华为贵州政企解决方案IT产品经理鲍灵浪说。

“我们更通过精细化的存储调度优化,将磁盘利用率大幅提升至 93%;在架构设计中融入了双活机制,通过双节点实时同步与热备,彻底规避了单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的服务中断风险。让医院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既筑牢安全防线,又收获高效能体验。” 

不止于快,信息化助力“全院一张床”改革

基于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浙毕医院正在推进“全院一张床”改革,简单来说,就是充分调动医院的空余床位,让患者住在哪里,不再受限于特定科室,而要达成这一效果,需要病房、药房、手术室等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

“首先,我们护理部进行了同质化管理,所有的护士都可以进行多科室操作满足患者的保障,这让‘全院一张床’有了人员保障。”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信息中心业务顾问刘春说,随后他举例说明了“全院一张床”的做法。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信息中心业务顾问刘春

“比如一个烧伤病人需要住院,但是烧伤整形科病房满员了,就可以安排把他到相近的科室,比如骨科。这个时候烧伤整形科的医生就可以在他的接诊界面,直接看到收治到骨科病区里的病人,药房等后勤科室也可以看到,那病人在院期间的相关配送、护理都会直接在骨科病房进行。”

这样,“全院一张床”打破了科室病房地理上的壁垒,实现了全院资源的统一调动,为患者提供更快捷、优化的诊疗体验。

现在,医院的9个科室、700张左右床位已经实现了“一张床”调配,将逐步覆盖到全院3400多张床位。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副院长陈晓晨

“接下来我们计划申报智慧互联互通四甲、电子病历五级等,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信息一体化的基础上。”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副院长陈晓晨表示,浙毕医院院内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无差别的共享信息,接下来,浙毕医院一方面考虑跟9家医共体单位实现信息共享互通;另一方面,也考虑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实现零延迟调阅,为医院间远程诊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实习生高艺卓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

刘粒粒 梁林杰

编辑

朱海婷

责编

朱彬

编排

李柏杉

编审

罗阳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