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红色研学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10月18日,由全国青少年贵州活动营地、贵阳市花溪区教育局、共青团息烽县委、遵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花溪区阳光小学合作举办的“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开营仪式上,花溪区教育局研学办雷毓兰主任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少年要在研学实践活动中,向先辈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听党话,跟党走。今天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明天的目标就是报效祖国,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随后,阳光小学校长蔡家伟宣布开营,859名学生在教官及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奔赴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和遵义会议纪念馆。本次研学活动采取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现场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内容丰富,感染性强,教育意义深刻。
同学们第一站到达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这里,通过视觉、听觉、感觉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生动地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使精神得到锤炼。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场《忠魂曲》雕塑前,同学们列队肃立并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通过少先队仪式教育、奏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重温入队誓词等形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
在集中营监区旧址,同学们参观了杨虎城、张露萍、车耀先、“小萝卜头宋振中”等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战斗的旧址和一件件珍贵文物。在当年关押韩子栋、马寅初的低矮监房,同学们走进“感化室”并交流体验感受。四年级(1)班的同学说:“走进感化室,短短几分钟内,我感受到了孤独、恐惧和无助,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被监禁的时间?”情景教学《我是张露萍》,让学生们与历史面对面,与先辈们“对话”,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刑讯室内,老虎凳、铁链、手铐……冰冷且惨无人道的刑具让人触目惊心,幽暗曲折的小路,遍布青苔的围墙,锈迹斑斑的铁丝网,仿佛把人带回到那段“黑暗笼罩的时光”。
活动第二站遵义会议纪念馆。一张张黑白照片、一幕幕复原场景,伴随着讲解员的述说,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漫漫长征道路上红军经受的艰难险阻,在同学们眼前一一呈现。同学们怀揣着虔诚崇敬的心,从灵魂深处接受了一次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对伟大长征精神和“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完成一天的研学活动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以建设强大的祖国为奋斗目标,争做优秀新时代青少年。
为助推红色研学铸魂育人工作,让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贵州活动营地将携手各地红色研学基地,陆续开展更多形式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创新红色研学形式,让红色研学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走进青少年的生活,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