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可以成为企业融资时的抵押资产,实现“点数成金”。自2023年12月贵州获批开展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以来,贵州聚数用数,推动省内多家企业实现了数据资产入表、质押融资,让无形数据成为有形资产。那么,数据资产距离“变现”还有多远?当前又面临哪些挑战?
从数据到资产
什么是数据资产入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罗以洪说,“入表”是“会计核算”的通俗称法,数据资产入表就是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价值的数据资源,通过一系列评估、确认和会计处理流程,转化为财务报表上的资产,再利用这些资产进行融资、投资。
罗以洪
2024年是被业界称为“数据资产入表”元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贵州开展为期一年的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这使得贵州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开展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的省份。一年多来,数据资产入表在贵州文旅领域、交通领域、就业服务、制造业等领域相继完成了首单。
去年2月,贵州勘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类AI模型“污水厂仿真AI模型运行数据集/供水厂仿真AI模型运行数据集”,以资产形式被纳入该公司财务报表,成为全省首家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贵州勘设股份资源与环境事业部总工程师林松说,“我们通过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县份进行水体取样,回来之后做分析测试形成的数据,应用于公司生产开发的大模型,产生了几百个数据产品,3月份上架进行交易,能帮助污水厂和供水厂节能减耗。”
贵州云宇橡胶多年来一直紧跟大数据发展趋势,在2024年11月30日成功将“智慧生产预测”“橡胶原材料价格监测”两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质押,获得两家银行融资超3000万元,实现全国橡胶加工制造业数据资产的首次成功转化。该总经理助理奚肖鑫说,“没想到数据知识产权还能‘换钱’,这些融资贷款,将缓解我们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为公司的下一步技改、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1月,中安科技用持有的“销售订单数据集”“生产工艺工序数据集”“仓储供应链数据集”3项数据知识产权,在贵州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完成登记,并向银行办理了一笔2000万元的质押融资,成为贵州省工业企业数据资产质押融资“首单”。中安科技董事兼财务总监艾丽凤说,企业自成立之初就开始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企业搭建的两个云平台7个数字化系统,沉淀的海量数据,是中安科技开展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的基础。
一年多来,为让数据“知产”真正变成发展资本,贵州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持续推动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质押、证券化,为企业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截至目前,已登记发放数据知识产权证书200多件,实现质押贷款5000多万元。
贵州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强化场景应用,不断促进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流通,尤其是在质押融资、项目建设、证券化等方面,让更多拥有数据知识产权的主体通过数据‘知产’变资产,驱动企业向新向好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秦永彬告诉记者,数据资产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由于这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评估审查、登记等方面,各地区间也存在不完善、不统一的情况。
秦永彬
秦永彬分析说,数据质量评估作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前所需的必要文件之一,各地评估维度、方法、流程和结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侧重差异。另外在登记机构方面,如浙江、深圳是由知识产权局主导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上海则在数据交易过程中进行数据权属确认并登记,而北京是依托区块链等技术搭建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此外,在登记对象方面,如北京、浙江、江苏、深圳等,将登记对象限定为数据集合,而深圳则要求为数据资源和数据产品。在有效期限方面,有的地区登记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的为两年、五年不等。数据资产的安全性、商业机密和隐私保护措施也不够完善。而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在更广范围内的流通和交易。
对此,秦永彬认为,要以包容、创新的态度看待这一新事物。当前,数据资产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其价值评估和价值展现难,这是数据资产评估面临的首要难题。他说,要加快构建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标准体系。建议从国家层面或行业层面加快制定数据资产分类、估值方法、评估流程等方面的标准,明确数据资产的边界和内涵。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细分领域的评估指南,为数据资产入表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价值评估不能采用单一方法。秦永彬建议,根据数据的类型、用途、稀缺性、时效性等因素,建立多维度评估模型,且这个评估模型最好能够形成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例如,对于交易数据,可采用市场法评估;对于企业核心数据,可采用收益法评估;对于公共数据,可结合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数据资产的价值需要通过市场交易来体现。秦永彬建议,要加快培育数据交易市场,例如,用好现有的几个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建立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形成市场化的定价机制。通过市场交易,为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智能化的评估工具,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加强注重数据安全与人才培养也任重道远。
当前,贵州在数据资产化发展中诸多首例、实例不断涌现,贵州数字经济的黄金时代正逢其势。然而也必须正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字经济时代,其发展“长坡厚雪”,需各界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