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非遗年味丨铜仁的舞龙毛茸茸

动静原创
1738458000
积分商场
去年我国春节申遗成功,蛇年春节是我们的第一个“非遗版”春节。1月28日起,动静陆续推出九期《非遗年味》,为你介绍贵州九个市州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带您感受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动静原创

毛龙出海闹新春

锣鼓喧天贺新年

春节假期

来铜仁石阡仡佬毛龙节

感受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2006年

仡佬毛龙节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仡佬毛龙节是铜仁市石阡县仡佬族世代流传的“闹元宵、送吉祥”表现形式之一。每到春节期间,各仡佬村寨就会自发组织编扎毛龙,走村串寨送祝福。

图源:新华社

图源:新华社

图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图源:微铜仁

仡佬毛龙造型独特,形如蛇,尾似鱼,整条毛龙要用四五百根火草秆扎成,看上去满身是毛,与其他民族制龙有较大差异,故名为“毛龙”,其承载着仡佬族丰富的文化价值。

除了仡佬毛龙节

铜仁还有这些非遗

↓↓↓

【寨英滚龙 省级】

寨英滚龙,是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寨英村及其周边4个自然村寨保留至今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据有关史料记载,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从明朝起,寨英古镇的人们都要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土纸、蓝靛等物,制作“龙”。其特点是体型硕大、形态威猛,以镇吓、驱赶猛兽。再在龙身的各洞点上用石蜡炒纸做成捻子,使龙身发出光亮,从正月初六一直舞到元宵。由于这种彩龙表演时翻滚幅度很大,因而得名“滚龙”。

2012年,寨英滚龙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思南土家族剪纸 省级】

思南土家族剪纸,主要流传于乌江流域中部铜仁思南县及周边地区。它是在传统剪纸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以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民间艺术。

图源: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思南土家族剪纸采用自制的三种刻纸刀具(尖刀、中刀、平刀)和三种刀法(插刀、拖刀、转刀)来雕刻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剪纸图样。在作品的构图设计上,以“囍”字为中心,衬以喜鹊、龙、凤、蝙蝠、葫芦、鸡、羊、鱼、石榴、葡萄等其他灵动图案,展示了土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源:铜仁微报

图源:铜仁微报

2019年,思南土家族剪纸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仡佬族敬雀节 省级】

仡佬族敬雀节也称敬鹰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举行,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图源:微铜仁

敬雀节以十二生肖为准,每十二年(鸡年)为一大祭,其余年岁为小祭,其中小祭由各家各户举行,大祭则以村寨或同姓家族为单位举行。

图源:微铜仁

图源:微石阡

2005年,仡佬族敬雀节列入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

赋予这里神奇而迷人的魅力

铜仁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部分资料来源:微石阡、微铜仁、铜仁微报、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铜仁市融媒体中心、新华社等。

记者

周黔

编辑

周黔

责编

李佳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