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7月7日,河北宛平的卢沟桥事变以后,侵华日军连连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
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相继占领南京、济南。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日军决定夹击位于中国两大交通动脉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交会点的徐州,再西进郑州,南攻武汉。作为徐州东北的屏障,大运河北岸的台儿庄,自然而然成为日军争夺的目标,徐州会战爆发。
其中,1938年3月打响的台儿庄战役最为著名。
台儿庄古城
3月24日,日军在航空火力支援下向台儿庄猛攻,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随后,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台儿庄内,无半掌之壁不饮弹,无方寸之土不沃血。”便是对当时战况最真实的写照。
4月3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向日军发起攻击。日军拼力争夺,占领了大部分街市。守军逐次反击,展开激烈巷战。7日凌晨,中国军队全线出击,除一部日军突围外,将其余被围之敌全部歼灭。
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在台儿庄战役中,黔籍将士作为中国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顽强斗志和牺牲精神参与了这场关键战役,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贵州省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历史学研究员范同寿介绍,在台儿庄战役中,贵州籍将士在主战场南端的禹王山、望母山等地与敌作战,重创日军。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进犯徐州之敌纷纷败退,遗弃大量武器、装备,被生俘官兵数千人。
这场战斗中,黔籍将士奋勇作战,伤亡惨重。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完善的军队体系,只凭脚上的破旧草鞋和英勇无畏的精神,用血肉之躯谱写了光辉而悲壮的历史篇章。
中国军队快步通过台儿庄外围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以弱胜强,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战利品,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升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被称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这次胜利虽然在一个地方,但他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周恩来这样评价台儿庄战役。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虽然有3万将士为国捐躯,但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民族之光”展墙上,仅有4692位牺牲将士名单,无名者甚众。
英雄虽无名,山河永不忘。
为了把台儿庄战役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近年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通过还原战斗情景、情景剧演绎、国际巡展、科技创新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纪念馆,在参观中感悟历史,在体验中传承精神。自开馆以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已接待海内外游客5000余万人次。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当年,在台儿庄大战中勇敢抗击敌军的许多将士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和平,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能够来到这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中的青年力量。”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副馆长韩淑芳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却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实习生:刘沂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