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铜仁职业技术大学:青春力量守正创新 中医药非遗焕发新生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 铜仁
1752651186
动静原创

为活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近日,铜仁职业技术大学 “拾光守遗” 实践团的10名成员在指导老师晏薇娜、昌晏飞、王美会的带领下,走进江口县云舍村,开展了一场以中药炮制、中药搓丸、香囊制作及药学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非遗传承弘扬活动。

中药炮制:方寸之间显匠心,古法技艺展底蕴

在中药炮制区,实践团成员身着专业实训服,专注演示中药材“王不留行”的古法炒制工艺。铁锅中,棕褐色的药材随着均匀翻炒逐渐膨胀、爆裂,细微的声响与清苦的药香交织,生动展现着“炒至爆花,性专通利”的炮制要义。

实践团成员介绍中药炮制的要求和目的。陈垠肃 供图

成员们精准把控火候与翻炒频率,不仅向围观群众展现了中药炮制“分寸之间见功夫”的专业内核,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文化中对技艺精准性的极致追求,以及古人在药材处理上凝结的智慧结晶。

中药搓丸:手工制丸循古训,掌心力道铸药魂

移步至六味地黄丸制作区,搓丸板整齐排列,实践团成员有条不紊地示范着规范操作:取定量药泥置于板中,通过双手按揉、推压、滚动,借助搓丸板的刻度与弧度,使药泥快速成型为大小均匀的丸剂,完美诠释了“丸之成,法于度”的制剂理念。

实践团成员讲解中药搓丸操作要领。陈垠肃 供图

参与者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指导下,手握搓丸板尝试操作。尽管动作初显生疏,但在亲身体验中,众人直观感受到传统中药制剂“虽繁必循古法”的严谨传承,也对中医药文化中“精益求精、恪守传统”的精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香囊制作:百草君臣凝气韵,锦囊开合纳乾坤

中药香囊制作环节备受欢迎。实践团精心准备了艾叶、藿香、薄荷等十余种中药材,结合《千金要方》等经典医籍中的配伍原理,按“驱蚊避秽、安神醒脑”等功效分类陈列,并向群众详细讲解每种药材的药用价值。

实践团成员与参与者合影留念。陈垠肃 供图

在成员们的引导下,大家根据个人需求自主调配药材,装入精美的布艺香囊。这些兼具驱蚊防疫、提神醒脑功效的香囊,既传递着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也让传统技艺在赠予中完成传承。

药学服务:健康理念入民心,文化内涵深传递

药学服务区内,成员们运用标准仪器为群众测量血压,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提供健康调理建议,将专业诊疗与养生知识普及有机结合。这种方式让群众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医药“预防为主、注重调理”的健康理念,使中医药智慧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健康管理。

实践团成员为村民量血压并提出健康调理建议。陈垠肃 供图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合影留念。潘冬玉 供图

通过此次活动,当地村民在各环节沉浸式体验,既感受到中药炮制的精准、搓丸的巧劲、香囊制作的匠心,更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文化“天人相应”的深刻内涵。铜仁职业技术大学“拾光守遗”实践团以青春力量践行中医药非遗传承,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让古老的医药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来源:铜仁职业技术大学)

编辑

陈琴

责编

林秀姜

编审

文波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