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现在出发!避暑就来贵阳:一村一景:灯相约 花为媒 去蓬莱搭乘“四季列车”

动静原创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1753681140
动静原创

都市近郊,寻一处老少皆宜的乡村旅游胜地。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的蓬莱村无疑是理想之选,这个距离市中心仅25公里的布依族村寨,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4A级景区蓬莱仙界坐落其中。灯相约,花为媒。搭乘蓬莱村的“四季列车”,从冬日启航,四季皆美景。让我们快快出发吧!

《蓬莱村冬景》钱信祥(摄)

冬之梦幻

冬日里的蓬莱村,别有一番韵味。当夜幕降临,蓬莱仙界·蘑力小镇化身为灯火通明的梦幻世界。“2025贵阳千灯之夜——白云”灯会在这里举行。蓬莱村用灯光和热情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拉开了新春佳节的序幕。

《千灯之夜》袁福洪(摄)

游园灯会,作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举行,蓬莱仙界·蘑力小镇自2022年开始,至今已举办三届。在灯会开展期间,会有各式各样的花灯,如神话传说人物、动物造型等,这些花灯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寓意深远,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蓬莱灯会》彭曾雄(摄)

同时,游园灯会期间还会举办各种民俗表演,如布依族歌舞、打火花等,这些精彩纷呈的表演中,地戏《杨家将》深受当地民众和游客的喜爱与好评。

《蓬莱地戏·杨家将》彭曾熊(摄)

《蓬莱地戏·民心共赏》彭曾熊(摄)

蓬莱布依地戏起源于宋末元初,是当地集说、唱、跳于一体的传统综合表演文化形式。地戏以《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为题材,演员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杂以乡间吉语,且歌且舞,无需戏台,不择场地,或晒场、或院坝均可围地而跳。以往,蓬莱村只在每年正月初九至十五跳地戏,是当地村民祭祖祈福、迎春纳吉的仪式。随着时代变迁,蓬莱地戏转变为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丰富文化生活的一种载体,于2007年5月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村还建起了传习所并组建了地戏队伍。

《蓬莱地戏》杜军(摄)

此外,如果您冬季来到蓬莱村,还可以体验草莓采摘的乐趣(导航蓬莱仙界草莓采摘园)。新鲜欲滴的草莓如同冬日里的红宝石,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于翠绿的叶间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等着你前来亲手采摘,享受那份清甜与美好。

《摘草莓》蓬莱村(供图)

春之盎然

寒冬渐隐,继续搭乘着蓬莱村的“四季列车”,我们看到勃勃生机地春天。白的梨花粉的桃花与金黄的油菜花交织成一幅田园画卷。柳丝轻拂村间,为春景增添不少诗意。在这里,您可以放慢脚步,聆听鸟鸣虫唱,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蓬莱春景》彭茂松(摄)

春天,万物复苏,同时也是汲取新知、启迪智慧的最佳时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在蓬莱村,白云农投集团推出的以“蘑菇”“食用菌”为基础课程,衍生出的非遗传承、自然艺术、农具科普、菌菇常识等研学课程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

《蓬莱研学》彭曾熊(摄)

夏之热烈

夏日的蓬莱村,是热情与活力的代名词。荷花池里的荷花竞相绽放。有的含苞待放,羞涩地藏于碧绿的荷叶之下;有的则完全盛开,花瓣层层叠叠,粉嫩娇艳。微风吹过,荷花随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人沉醉其中,心旷神怡。

《荷塘倩影》钱信祥(摄)

《荷风送香》王献锋(摄)

荷花的盛开不仅为蓬莱村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成为摄影爱好者们争相拍摄的焦点。

《荷韵侧记》周尤明(摄)

《荷》徐剑(摄)

与此同时,“六月六”布依文化节、非遗蓬莱地戏艺术节盛大举行,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体验布依族的独特风情,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云雾飞歌》杜军(摄)

《“六月六”侧记》彭曾熊(摄)

秋之喜悦
初秋时节,走进蓬莱仙界休闲农业旅游区,仿佛踏入了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数百亩向日葵竞相绽放,在秋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拍照,陶醉其中。

《乐开花》袁福洪(摄)

向日葵向阳而生,花盘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轻轻转动。这一特性不仅传递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更传递出丰收的喜悦与活力,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向阳而生》王献锋(摄)

行动起来!去蓬莱搭乘“四季列车”。从冬日的美景出发,穿越蓬莱四季画廊,感受蓬莱村的独特魅力。

《蓬莱村的高铁时代》王献锋(摄)

《蓬莱晨光航影》钱信祥(摄)

作者 | 黎园  郭芮羽

初审:杨建敏
复审:王婧璇
终审:郎啟芬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