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仁市碧江区川硐堰边,一片片菌棚中,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在繁忙的采收现场,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黔陵宝珍技术服务团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用专业知识为当地羊肚菌产业注入科技动能,成为连接田间地头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
羊肚菌种植对技术要求极高,从菌种选育到田间管理,每一步都需精准把控。黔陵宝珍团队依托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的技术支持,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实践。团队通过“保姆式服务”,为农户提供菌种优化、营养包配置、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指导。
采收季的羊肚菌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影响品质。黔陵宝珍团队不仅参与技术指导,还深入菌棚与农户并肩劳作,协助农户抢抓农时,严格按照“轻割菌柄、保护菌帽”的标准采收鲜菌,确保产品完整美观。
团队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基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他们与当地种植大户合作,试点稻菌轮作、菌菜轮种等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黔陵宝珍团队的参与,为羊肚菌产业注入了活力,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通过技术支持和产业帮扶,团队帮助农户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下一步,这支队伍将继续深耕农业科技领域,让“小菌伞”撑起更多农户的“致富梦”,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多“青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