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2所省外高水平大学的15位代表齐聚贵州,参加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贵州学科建设工作座谈会,介绍他们与贵州高校“跨省联姻”的情况。
“跨省联姻”是贵州首创的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多年来,贵州高等教育学科竞争力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如何打破困局?贵州给出了“借梯登高、跨省联姻”的答案。去年10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创新性提出高等教育“组团式”帮扶,积极争取省外高水平大学选派专家学者到贵州高校担任学术副校长、二级学院院长、学术院长等实职,并带领团队开展驻点帮扶,共同建设优势特色学科,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逐步补齐三块短板。
更重要的是,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挂帅,7位省领导联系指导推动。12所省外高水平大学、15个学科的顶尖学科团队,帮扶贵州9所高校16个学科建设。其中,9个学科52名专家已经入驻开展工作,其余专家团队预计本月底到位。
这种“组团式”帮扶不仅是东西部教育资源的一次深度联动,更是教育强国战略在贵州的生动实践。“跨省联姻”、“组团式”帮扶,扶的是当下,谋的是未来。当省外高校的“智”与贵州山地的“志”深度融合,一场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蜕变正在发生。这不仅是贵州高等教育的破局之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曲动人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