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去年,贵州围绕“六大产业基地”,锚定“3533”重点产业集群目标,项目化推动产业落地落实,全省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160个、新引进落地项目168个、建成投产260个,工业投资持续大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占比进一步提高到34%以上,“六大产业基地”聚链成势,新动能新优势正加快形成。
在吉利贵阳基地,新一批的银河E5汽车即将完成生产。2024年,贵州吉利汽车年产值首度突破百亿元。8月份上市的吉利银河E5,整车组装和电池包组装均在本地完成,现在已经销往全国31个省份,超过270个城市。
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 何林键
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何林键说,公司现已经实现多车型高度柔性化共线生产,具备年产30万台整车生产能力。为了应对产量的变化,他们将进行技改升级,持续优化工厂的产能和效率,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导者和标杆。
链主带动下,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吉利贵阳基地建成以来,累计招引41户配套企业落户,覆盖电池、冲压件、座椅等多个领域,带动本地化配套率达到70%左右。
当前,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实现全链条贯通。磷化集团一体化、比亚迪电池贵阳基地、宁德时代贵安基地、奇瑞及吉利汽车等项目首尾相连,形成“矿石—材料—电池—整车”全产业链发展生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与此同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不断深入,贵州正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去年6月,盘江新光2×66万千万燃煤发电项目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目前已发电17亿度。
贵州盘江新光发电公司运行部副主任 何望
贵州盘江新光发电公司运行部副主任何望介绍,他们是西南片区首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是省内以及全国全世界最先进的机组,相当于每发一度电,煤耗低了56克,每年可节省燃煤的费用是几千万元。
同时,新能源产业链还在延伸,2024年,全省首个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年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并作为链长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落地。当前,项目正开足马力赶订单,为新一年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班长张勇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班长张勇说,他在长通新能源工作已经两年了,工资每月7000元,现在积极加入到生产中,多生产点产品。
一方面,贵州落地建成项目正加快形成实物增量,另一方面,大抓招商引进的项目建设正酣。不久前,规划总投资113亿元的中国建设银行贵州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建行在全国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近日,张江(贵安)高科技产业园数据要素保障基地项目也启动了建设。
贵安张江高科技联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戴月明
贵安张江高科技联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戴月明介绍,他们会集聚一批数字治理企业、数字评估认证企业、数字服务企业,让这些企业为他们贵安新区原有的数据资源,充分调动利用起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同时他们也会对接张江的数字服务类的企业,引进到贵安来。
当前,贵州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设提速发展,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8个,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此外,贵州还印发了《贵州省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旨在切实增强“六大产业基地”“3533”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支撑服务能力,以重大项目建设之“进”,夯实经济发展之“稳”,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