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抚琴俑
1987年,贵州兴仁交乐6号墓曾经出土一件东汉抚琴俑,国宝级文物,1990年曾经代表贵州省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华文物精品展”,引起不小轰动。
抚琴俑高34厘米,宽35.8厘米。右膝跪地,左腿弯曲向左,双膝分开,臀部紧贴两后足。也就是说,其坐姿不是汉代标准双膝并拢接地、毕恭毕敬的“跽坐”,而是相对休闲随意的“跪坐”。陶俑衣着朴素,头戴圆帽,帽内尖顶高度正好与帽的外立沿相当。内身着圆领,外穿宽袖服,右襟掩覆于左襟内,为汉族标志性的右衽服。两手宽袖挽于双肘,随意自然。最精彩的地方,体现在陶俑精准的面部表情刻画。蚕眉杏眼,短须高鼻,生动传神。满面春风,喜容可掬,给人的感觉就是国富民强,安居乐业,一片幸福与祥和。
此外,古琴置于双膝,右高左低,属东汉时期比较典型的抚琴方式。陶俑右手掌缘轻抚琴面,食指和中指明显内曲,呈弹拨状。左手拇指头与食指头紧捏,小指外翻,刻画相当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