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带娃沉浸式感受非遗!西江千户苗寨民俗体验受欢迎

动静原创
1756118119
动静原创

作为“黄小西吃晚饭”中唯一一个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景区,西江千户苗寨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更是苗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这个暑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专程来这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西江千户苗寨的这家苗族服饰体验馆,负责人正在向游客讲解着不同款式苗族服饰的特点,以及每一处纹样所承载的寓意。听完讲解,游客们换上传统苗族服饰,在古色古香的寨子里定格美好瞬间。

山东游客孙妙涵和母亲于亚楠

山东游客孙妙涵是贵州籍歌手周深的粉丝,她告诉记者,暑期跟妈妈打卡周深的家乡,到贵州特地来西江千户苗寨来体验一下苗族的服装,很好看。

“穿了最传统的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带闺女了解到苗族婚嫁,感受了一把非常好,拍照老板也很热情,妆照服饰我们都非常满意。”山东游客于亚楠说到。

苗族服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民族服饰中的瑰宝。单是女装样式就多达 180 余种,每一款服饰的色彩、纹样、剪裁,都浓缩着苗族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与独特的美学理念,是苗族文化最直观的体现。

一二山正统苗服体验馆负责人 苗小梁

“我们把苗族以前的生活搬出来,给到客人一个深度地体验,暑假以后,7到12岁的小孩比往年翻了一倍左右,亲子差不多快100组。”一二山正统苗服体验馆负责人苗小梁介绍到。

千年苗韵、千户风情。走进寨子,随处可见体验民族服饰的亲子家庭,在这套装扮上,还有一项国家级非遗—蜡染,这项苗族传统手工技艺,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在这里手握蜡刀,在白布上勾勒出自己喜爱的图案。

四川游客范思蝉和母亲刘菲

四川游客范思蝉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做蜡染,自己平时也可以做一些手工,用蜡刀画不一样,知道染料是用一种植物做的,觉得很有趣。

“出来旅游就是想带小孩去体验当地的一些非遗或者是比较有特点的民俗,增加了很多不同的见识,做一个包包当纪念品带回去很有意义的。”四川游客刘菲说到。

传统蜡染技艺要求手艺人用蜡刀徒手在白布上绘制纹样,有着较高手艺要求。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参与其中,这家体验馆将工艺简化为印纸刻画,再用蜡刀临摹,让孩子们能快速上手。

西江蝴蝶妈妈家民族文化馆负责人 韩晓光

“小朋友对蜡刀工具使用不熟练,所以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有传统纹样,也有小朋友喜欢的卡通纹样,进行了一些简化改良容易上手,对非遗也有更深的体验。”西江蝴蝶妈妈家民族文化馆负责人韩晓光介绍到。

暑期以来,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接待量超过180万人次,其中18岁以下游客占比近四分之一。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胜福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胜福告诉记者,景区常态化开展民俗文化展演与沉浸式体验活动,更深入挖掘苗族文化的深厚内涵,特别打造了非遗体验馆、西江书局以及梯田抓鱼等特色项目,创新推出“飞览天下”和 “AI游西江”项目,让游客深度感受“文化+科技”的奇妙融合,让亲子家庭沉浸式感受苗族文化魅力。


记者

田婷婷 石垚

编辑

王珺璐

责编

汤成伟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