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17号,贵州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要紧扣“一极一高地两示范”定位,不断提升贵安新区发展能级、创新活力、竞争实力。近三年来,新区奋力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发展目标,到今年一季度,已连续7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在20%以上,连续两年经济增速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2024年,贵安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突破48%,今年1至4月,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突破56%。如此高的经济增速是如何实现的?记者探访了几大园区。
在贵安光谷智算产业园,一家机器人企业正在进行避障测试。测试发现,面对同一障碍物,相比传统的2D激光避障技术,搭载了企业自主研发的3D视觉传感技术后,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物体。
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杜国强说,3D避障相机识障的距离在0.2米到4米之间,它的成像就像真实看到的场景。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你的手指在这里面移动,相比于2D激光雷达,比如说车间经常遇到前面有一个卷帘门,降下来或升起的时候,没有到达激光识别的这个高度,激光相机也是不会识别到的,3D避障相机基本上都能识别到,可以设置它识别的高度。
这家深耕3D视觉传感和机器人制造的企业来自浙江,今年1月份入驻园区,现已投用4条生产线。除了带来原本的国内外市场份额,企业还和比亚迪、中融等企业在贵州的子公司开展合作。当地也持续为企业在从装修设计、招引人才,链接上下游等多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经团队测算,企业相关成本较市场价格可以降低10%至30%。
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西南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何世广介绍,贵安新区工信、大科城协助他们对接科研院所,匹配本地化上下游产业的资源,包括上游的机加钣金厂、机器人控制器的加工等配套企业,像林泉电机、航发控制都有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下游的一些制造潜在客户,助力他们公司实现降本增效。
贵安光谷智算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阙长浩表示,机器人对地面的平整度、线路的布置的话会有一定的要求,这个项目当时的装修对外招标是700多万元,通过他们前期的一些成本核算、服务优化,最后400余万元就给企业做下来,从企业装修设计到法务法律、金融支持,整合贵阳贵安本地化的优质服务资源,形成企业服务资源包。
今年一季度,园区新签约了3家企业,拟投资约1.5亿元,自去年9月底开园以来,已入驻11家企业。
贵安光谷智算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商总监宋明哲表示,算力配套版块依托于东数西算项目二期4328P的算力中心,围绕中电光谷50城百园万家企业资源库,已经落地了珠海速课,珠海零一一零等数据标注型企业,机器人产业版块主要是围绕,威迈尔科技优地科技两家机器人总装企业,目前也引入了机器人控制器生产商珠海世宁达。
在布局未来产业的同时,这些年,贵安新区陆续引入华鑫信息、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中科星城、航发精铸等龙头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三大产业”集聚度达72%以上,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围绕航发精铸这一龙头企业,去年以来,中航装甲、大东风机械等10家生态企业先后落地航空航天孵化基地。园区内一家从事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关键部件制造的企业即将投产。
贵州汉飞航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冮明峰介绍,产品主要是航空发动机里边的叶片,航空发动机最里边的关键的一些工序,黎阳发动机厂,航天十院都是他们企业可以服务的一些客户,现在正在装修阶段,预计下个月具备投产的条件,今年大概有3000万元产能。
同样是在龙头带领下,一家为吉利汽车生产配件模具的企业在今年5月正式投产。
贵州方智达有限公司注塑主管向建介绍,主要生产吉利的中控、显示、扬声器那一块,这个产品就是扶手箱垫,精细程度的话在0.05条左右。每台机每天产出产品两三千个左右,投产以来加工零件五六万套了。
主导产业加快集聚,为贵安新区经济增速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年来,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占GDP比重两项指标已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用电量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贵安新区正以“链主”企业为支点,撬动千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贵州贵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黔生表示,近年来在基金加持,产业聚集的加持上,新区不断导入优质的企业进入,产业园区整体的面积去化率达到70%。现在他们更加重视产业聚集的分析和培育挖掘潜能,围绕落地企业和新引进企业,去年新开辟的内部消化市场大概有2000万,持之以恒地完成招商、聚商、延商、造商,更好地为产业聚集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