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阳推进建设“口袋公园”225个,有这几个具体做法

动静原创
1759117515
动静原创

9月29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自2008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来,贵阳每年将园林绿化工作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清单持续推进。经过多年努力,贵阳市建成区绿地率40.15%,绿化覆盖率42.07%,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5平方米,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标准。

贵阳是山地城市,建设用地寸土寸金,但许多地方又有边角荒地。为盘活这些土地资源,结合“口袋公园”小而精、小而美的特点,贵阳市近年来着力发掘城市的犄角旮旯,“见缝插绿”,“口袋公园”愈发受到群众欢迎。目前,贵阳市共有“口袋公园”225个,居全省第一。“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7.92%,基本实现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结合2024年贵阳市“口袋公园”建设情况,贵阳市的具体做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如下:

在具体做法上,贵州坚持小公园活化微空间。

一是用地发掘方面。2024年,贵阳市建设的“口袋公园”均选址在群众需求较为集中的区域,重点聚焦校园、医院、老旧小区周边,对它们施行“美容术”,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有效填补了城市绿化服务盲区。比如,修文县团鱼湾口袋公园,原为小区外的卫生死角,多次被市民投诉。公园建设打通了小区围墙,铺设了卵石步道,增设健身器材、休闲坐凳和照明设施。公园建成后小区居民有了健身休闲的去处,边角地“变废为宝”。社区志愿者刘大姐说:“环境好了,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再比如,南明区市南路口袋公园,重点与贵阳大剧院和冠洲桥景观呼应,融合贵阳“桥文化”,增设了景观雕塑、休憩座椅和智能健身设施,后期还采纳市民意见,设置了遛鸟杆。在景观营造上,将观赏草与花境结合,小公园里鸟语花香,形成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公共空间。改造后每天有2000多人在此散步、遛娃。

二是规划设计方面。为更好推动“口袋公园”建设,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印发专门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建设单位在前期采用问卷调查、开坝坝会等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仅把“口袋公园”作为绿色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比如,清镇市交通主题口袋公园,位置紧靠公交公司与交警大队,建设之初即邀请交警队、公交公司、社区工作人员及市民代表参与规划设计。公园建成后不仅提升了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也为到交警队办事人员提供了休闲活动空间,同时作为公共交通安全宣教点,于无声处增强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三是文化活动方面。贵阳市在“口袋公园”中融入历史与文化元素。在广泛收集市民需求的基础上,还翻阅史志、邀请文化顾问展开“头脑风暴”,将地域文化作为口袋公园的“立园之本”。有观山湖区的立凤园以大树、古树为中心,透过“活着的文物”荫蔽世人;有沐光林境围绕古石灰窑遗址,复原古色古香的景致;还有杏坛公园结合贵阳一中校史,集中展示相关文化……以“口袋公园”为窗口,历史与文化无声传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共治共享方面。通过三年的探索,贵阳市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民参与”的可持续模式。园林绿化工作的成效体现,很大一部分要依赖于后期管理养护得当。为写好“口袋公园”建设的“后半篇文章”,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口袋公园”绿化修剪、设施检修及环境清洁等日常维护。例如,观山湖区组建志愿者队伍,周末开展“口袋公园”的绿化维护和垃圾清理,累计服务超2000小时,带动居民参与公园的维护管理。

在“口袋公园”,成年人相约锻炼聊天,孩子们相互玩耍嬉戏,人们在闲暇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与交流空间。未来,贵阳市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一方面,继续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将“口袋公园”连点成线。2025年,利用城市更新腾退的边角地、桥下空间、文保单位,再建5个口袋公园,重点填补老城区的绿化盲区。例如云岩区冒沙井口袋公园和三桥口袋公园利用立交桥下空间实施建设;观山湖区的枫谷听泉口袋公园围绕“贵阳八泉”之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珍珠泉来建设。类型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不断优化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在今年的公园建设中,贵阳市更加注重完善设施、功能,主要是增加适儿化、适老化的设施建设。试点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充电桩,增加无障碍通道、防滑步道等设施,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把“方寸之地”打造成“幸福之园”。

记者

龙菊珍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汤成伟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