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投资者之窗丨证监会辟谣 18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

中国证券报
1704422100
积分商场

财经新闻

1. 证监会官网1月4日消息,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商品期货市场量化交易被叫停”相关市场传闻为不实消息。商品期货市场手续费减收政策实行多年,各商品期货交易所依规向期货公司减收一定幅度的手续费。2024年,为加强交易监管,维护“三公”的市场秩序,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将对手续费减收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对达到一定标准的程序化交易客户实行差异化手续费减收政策,并非叫停期货市场的程序化交易。

2. 国家数据局微信公众号1月4日消息,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行动计划》从提升数据供给水平、优化数据流通环境、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等3方面,强化保障支撑。总体目标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经济发展领域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得到显现,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涌现出一批成效明显的数据要素应用示范地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数据产品和服务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协调发展,数据交易规模倍增,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1月4日发布消息称,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对照国家界定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9大领域标准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以标准支撑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治理效能。

4.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1月4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在线新经济企业按照规定纳入改制上市培育企业库。鼓励符合条件的在线新经济红筹企业回归境内资本市场,依法依规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5. 新华社1月4日消息,近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与应急管理部、公安部相关司局对涉嫌违规寄递烟花爆竹的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通速递、韵达速递、京东物流)三家快递企业进行联合约谈。约谈指出,在近期检查和办案中发现,一些企业和人员利用圆通速递、韵达速递、京东物流三家企业,通过“互联网+寄递”方式违规寄递烟花爆竹,对寄递渠道和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充分暴露出三家企业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执行不严,个别从业人员法纪观念、安全意识淡薄,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等突出问题。

圆通速递、韵达速递、京东物流负责人表示,将深刻吸取相关案件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总部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立即组织全网开展寄递安全集中整治,按照公司内部考核管理制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6. 财政部网站1月4日消息,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货物有关进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政策明确,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一是为推动人员进出高度便利,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且符合有关管理规定,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外,物品经“一线”免税进入合作区。二是物品经“二线”进入内地,应按规定进行监管、征税,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携带物品的免税额度不超过8000元(含8000元)人民币。三是加强监管。免税物品不得再次销售,加强对走私等行为的处理。

7. 1月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充电峰谷电价机制全面实施并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力度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示范,力争参与试点示范的城市2025年全年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

8. 应急管理部网站1月4日消息,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大幅提升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重点场景应急机器人实战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逐步完善发展生态体系;应急机器人配备力度持续增强,装备体系基本构建,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

9. 1月4日,据国家能源局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前11月,全国电源电网工程完成投资超1.2万亿元。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713亿元,同比增长39.6%。其中,太阳能发电3209亿元,同比增长60.5%;核电774亿元,同比增长45.3%;风电2020亿元,同比增长33.7%。

10. “安徽发布”微信公众号1月4日消息,安徽省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休闲度假、康养医养等高端服务业。加大全省休闲度假康养产品建设提升力度,新推出一批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康养旅居目的地。

重点解读

新增35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释放哪些信号?

新华社1月4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消息,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这是2023年2月以来,三家政策性银行第二次增加抵押补充贷款,释放了哪些信号?

什么是抵押补充贷款?

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后来,PSL的支持领域不断拓宽,用于棚户区改造、地下管廊建设、重大水利工程、“走出去”等重点领域,发放贷款的对象也不仅限于国家开发银行,而是拓展至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经常运用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加大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力度,改善市场流动性预期,满足实体经济中长期融资需求。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举相当于央行投放基础货币,兼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来支持特定项目,以达到精准滴灌的目的。自创设以来,抵押补充贷款在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稳住和引领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家认为,此次抵押补充贷款投放符合此前市场预期,或可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抵押补充贷款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的一部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构建了一个从隔夜到长期利率的利率调控体系,抵押补充贷款利率可对长期限利率进行引导,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利率调控能力。

专家强调,应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精准性,为2024年宏观经济加快恢复和回升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建议,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

记者

陈帅 陈俊

编辑

陈莉娜

责编

杨龙丽

编审

鲍知非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