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风险点:
1、春运期间前往人流密集场所、乘坐密闭交通工具,注意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2、假期聚餐、在外就餐机会增加,注意预防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
3、假期出境旅行,应注意登革热、寨卡病毒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相关传染病特性和预防措施:
1.季节性流感
流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喷嚏、共同手巾、近距离交谈等均可传播,传染性很强。除发热、咳嗽、咽喉痛、畏寒等外,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等。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是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防护。
防护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注意咳嗽礼仪,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表现应戴上口罩、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流感疫苗接种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建议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2.诺如病毒病等感染性腹泻
冬季为诺如病毒病等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不洁饮食、饮水和接触等方式易感染病毒。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人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是重症的高危人群。
防护措施:饭前、便后、食物加工前注意洗手。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3. 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是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常见的传染病。寨卡病毒病疫情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也包括部分东南亚国家。我国公民经常前往旅行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柬埔寨、老挝等曾有疫情发生。
防护措施:关键是防止蚊虫叮咬。如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蚊剂,住宿使用纱窗、蚊帐的宾馆等。
4. 人感染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感染来源是接触染毒的活禽或去过受污染的活禽市场。患者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表现为重症肺炎,高热,呼吸困难。
防护措施: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活禽市场,若必须接触,应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并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等。
不要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家养。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或是否去过活禽市场。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
防护措施:做好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
加强孩子的营养,注意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