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 说起贵州的桥梁,平塘大桥、坝陵河大桥一定榜上有名,修建者的默默付出,让这些大桥名扬天下。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的部长黄盛就是这些大桥的修建者之一,从业22年以来,他一直以科技为笔,智慧为墨,与团队成员攻克了一个个桥梁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贵州安顺关岭的坝陵河大桥是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山区大跨钢桁梁悬索桥。2005年,刚大学毕业没几年的黄盛参与了坝陵河大桥的建设,负责项目方案的编制计算、项目实施等工作,见证了这座大桥的修建。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那时候我主要是负责的是项目方案的编制计算,包括后来项目的实施、现场钢结构的安装、吊装。全桥的螺栓加起来大概有56万套。
大桥内部的连接主要靠的就是螺栓,螺栓施工的质量确保着钢结构的安全,因此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要求非常高,检验的标准也相当严格。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我们在施工过程当中分段预制、分段安装和分段检查,全桥安装完了之后,还要进行全桥整体的检查。
大桥建设时,黄盛和团队成员,以高度的专注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这些螺栓以及各个结构件进行分段检查。黄盛细说着当时修建坝陵河大桥时的各种经历,更像是对旁人诉说着他与老朋友之间的故事。说到这座大桥,黄盛的心里很是澎湃。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这个桥是我参加修建的一座非常大的桥,建成的时候是中国最大、世界第六的大跨径山区悬索桥。由于山区特性,设备运输、材料进场、施工场地狭小,都是我们当时面临的问题。
坝陵河大桥,是贵州第一座超过100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大桥修建时,二十多岁的黄盛担任项目副经理一职,这是他入职后遇到的第一次全新挑战。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小时候父母亲经常说,修桥补路,是一件比较有功德的事情,我自己又比较喜欢画画,就选择了桥梁建设方面的工作。那时候我20多岁还不到30岁,担任项目副经理,感觉到更多的是一种幸运,能有机会参与到这些贵州比较有代表性的大桥的建设。
黄盛进入桥梁建设行业已经22年了,大大小小参与了贵州上百座桥梁的建设。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像六广河大桥、六冲河大桥、西溪河大桥、平塘大桥、坝陵河大桥等比较有特点的大桥建设,黄盛都有参与。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我直接参加的桥梁施工大概有十几座,参与公司桥梁的施工方案的研讨比较多,有上百座。技术是我们桥梁施工的核心竞争力。
在黄盛的众多代表作中,平塘大桥的修建至今仍让他记忆深刻。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像平塘大桥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处于峡谷,峡谷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它的设计就非常有特点,像钻石一样的形状,把平面的结构展现成一个空间的结构,这样它的稳定性更高。
怎么把施工的材料、大型的构件从地面运送到塔顶,怎么解决空中的拼装问题,都是当时黄盛和团队想尽各种各样办法,要一个个攻克的技术难题。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这个桥采用了通过在地面拼装,提升到桥面,完成空间的拼装,再通过纵移、转体这样的安装方法。这种方法在以前是没有遇到过的,当时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地形起伏非常大,也非常陡峭。从它的设计到施工、监控、管理全部都是我们贵州人,这个桥真正实现了贵州桥梁贵州造。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参与桥梁建设的22年里,黄盛和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同时也收获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成果。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我有三项贵州省的黄果树杯优质工程;两项鲁班奖,分别是坝陵河大桥和平塘大桥;一项李春奖。还获得了湖北省的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贵州省的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像六冲河大桥这样一些技术方面的成果。
在2023年,黄盛还获得了贵州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部长黄盛:作为贵州桥梁的一个代表,有幸获得这样一个殊荣,更多的是对我们交通人的一种肯定,对我们桥梁人的一种肯定。
黄盛说,今后他将继续立足基层,踏实工作,努力前行,为贵州桥梁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