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柯,是贵州省贵航贵阳医院呼吸内科的一名医生。为了驰援湖北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1月27日我与医院的另外6名医务人员参加贵州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来到了这个从未谋过面的城市“鄂州”。
来到鄂州经过系统的培训后,我们普通救护组医生被分到了鄂州市中心医院,协助本地医生对疑似和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由于他们都是非专科医生,所以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就像注入了一支强心针。但是真正来到临床后,我们才知道这里的工作环境相当艰苦,尤其是医疗物资的紧缺,我们不能浪费任何的一双手套、一件隔离衣、一个护目镜。出发时我们每人都配备了一定的物资,为了不增加他们的负担,我基本上都在使用自己的医疗物资,让他们本院的医务人员能有足够的防护物品可以使用。在治疗上,我们尽力的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分析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在病房一次就要待5-6小时,出病房时面部、双手都有深深的压痕,刚开始还觉疼,久了不知是麻木还是习惯了,不再觉得难受。我们整个团队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很快,我们的工作有了调整,因为鄂州市三院病人数量多,缺少呼吸内科医生及感染科医生,我与这一批来自贵州省内其他医院的4名专科医生转岗到鄂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临行前最后一个班,我们与中心医院内10楼的全部医务人员留下了合影。
2月8日,我们转战到鄂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接手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三个病区共68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这比平时我们在院的管床病人量多了一倍,任务很艰巨,除了治病救人,别无他想。由于前期医疗床位紧缺,待鄂州第三人民医院病区扩建完成后,大多数患者从所在的各隔离点转院而来统一救治。这里的专科医生甚至是内科医生都缺乏,许多病房都是外科、妇产科医生在坚守。
我们进入病区后,主要工作是围绕国家指南,帮助当地一线的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在现有的治疗方案上进行调整。但是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指南也只是给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情况还是需要临床医生进行酌情调整,这对医生的经验判断和综合治疗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我到达的第三天开始上岗,早上查房,发现还有十多名患者仍在发热,有的患者甚至已经口服药物了十多天了,症状仍然没有改善,详细的询问患者病情后,进行了药物调整。第二天夜班接班后,发现70%的发热患者均没有再出现发热症状,这表明了治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里面很欣慰。
休息三天后开始第二轮排班,白班查房,整个病区仅剩2个患者还有轻度发热,其余患者已未再发热,并且很多患者呼吸道症状已有明显改善,个别氧饱和度较差的患者也已经改善了氧饱和度,我们的治疗方案效果还是显著的,个人感到指南的治疗方案还是很好的。剩下就要看患者自身的恢复情况了。
2月18日,首批复查的8个患者已达出院标准,很可惜,我因为休息没能亲自送患者离开医院,但是这也标志着我们治疗进入最关键的时期,每天查房大家都会在群里告知有多少病人准备复查安排出院。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内心还是很开心的。到2月26日为止,我们病区没有一例死亡患者,病重患者全部转为普通型患者。下一步就是相继安排出院。
目前患者治疗好转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我们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随着疫情的控制,病毒毒力的减弱,本地患病情况明显下降,我们的工作也相对减轻,压力比之前减小很多,再加上贵州医疗队的不断支援,已经没有了之前刚来时的恐慌和担忧,现在只有一个信念,早日战胜疫情,早日回家。
春天终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