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有位特别要好的朋友,名字很有意境,叫素云。今年五十出头,我本该喊她一声“阿姨”,但她实在显得年轻,我常玩笑叫她“云姐”。每听到这个称呼,她总是笑得格外灿烂,眼角弯成月牙。
前两天,妈妈告诉我,云姐年底又要结婚了——这是她第三次迈入婚姻。我稍感惊讶,却又不觉得意外。在我认识的人里,云姐一直是最敢爱敢恨的那一个。用现在的话说,她甚至有些“恋爱脑”,但从不掩饰自己对感情的认真和期待。
云姐小时候家境贫寒,十五六岁就跟着亲戚外出打工。人长得清秀,身边从不缺追求者,条件好的、相貌帅的,比比皆是。但谁也没想到,她在十九岁那年,毅然选择嫁给了一个一无所有、还带点痞气的男人。家里为此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扬言要断绝关系。可她认准了那是爱情,谁说都不听。她那时坚信:只要相爱,千难万险都能跨过去。
可惜,她看错了人。
婚后,男人依然游手好闲,工作有一搭没一搭,挣的钱连自己都养不活。第二年云姐怀了孕,天真地以为孩子的到来会让他改变。但对方依旧喝酒玩乐,唯一的变化,是偶尔留一点钱给她和孩子。
婚姻哪里只是钱的问题?没有爱、没有理解、没有彼此支撑,根本走不下去。第三年,云姐终于提出离婚。她什么也没要,只要了孩子,一个人搬了出来。曾经奋不顾身认定的爱情,如烟散去。
之后的几年,她独自抚养女儿,辛苦却从不肯将就。亲戚朋友陆续给她介绍对象,她总摇头说:“没感觉。”别人笑她:“都这个年纪了,还讲什么感觉?”可她不愿妥协。感觉,就是心动的信号,就是爱情最原始的样貌。
三十二岁那年,她在朋友的婚宴上认识了第二任丈夫。对方是一名水电工,比她小五岁,也曾有过一段婚姻。两人一见如故,很快走到一起。他虽然年纪轻,却稳重体贴,身边人都夸他好,连云姐的父母也满意。那段婚姻,温暖明亮。他待她好,也疼她的女儿。云姐第一次体会到——“被爱时,好像突然有了靠山”。
可惜五年后,因男方渴望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云姐身体条件已不允许,两人最终平和分手。尽管结局遗憾,但她依然感激那段时光。正是因为他,她更加确定:这世上真的有好的爱情,也真的值得等待。
我曾问她:“为什么您对爱情这么执着?” 她笑了笑,眼神清亮:“因为相信爱的人,才会得到爱。”
我一时怔住。在这个爱意泛滥却常如风中尘埃的时代,竟还有人如此虔诚、如此勇敢地信任爱情,等待爱情。
也许年轻时,我们都曾毫无保留地爱过。只是在受伤、失望、心碎之后,慢慢收起了真心,告诉自己“别太认真”。但总有些人,如天边的云,永远相信下一站会有光明。哪怕跌倒两次,她仍愿意第三次走向婚姻——不是草率,而是清醒地奔赴。
正如她所说:“通往幸福的门,多敲几次又何妨?”
爱情这条路从来不易,但勇敢的人,永远多一份得到真爱的可能。人生辽阔,为爱多试几次,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真诚?
愿你也能像云姐一样,始终信爱、敢爱、用心去爱。就像从未受过伤那样——你的真心,终会被另一颗真心,妥善收藏。
摄影/撰文:王喆